繼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三家運營商之后,廣電自拿到5G牌照開始,一直穩步積極融入三家伙伴的通信市場之中,2019年10月23日,在第二十七屆媒體融合技術研討會ICTC2019開幕式上,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科技委副主任杜百川做了題為《廣電5G建設應同步建設物聯網》的主旨演講。
本次演講重點指出,廣電在建設5G網絡的同時應當充分利用700MHz授權頻譜的優勢,同時進一步建設物聯網,目前3GPP下的IoT標準主要有幾類:LTE-M/eMTC、NB-IoT、EC-GSM-IoT以及5G和IoT。LoRaWAN支持許多低帶寬IoT應用,如智能廢物管理,智能停車,車隊跟蹤和管理,空氣污染監測,水計量和貨運跟蹤。目前,LoRa網絡在大約60個國家的80多個公共網絡中進行部署和管理,還有一些正在建設。
至2018年6月,基于LoRa的設備已超過5000萬臺,CAGR超過100%。2019財年LoRa增長目標包括在70個國家部署,包括20萬個網關(macro and picocell),能支持超過10億終端節點,具體部署超過8000萬個LoRa終端節點(上一財年部署約5000萬個終端節點,增加60%),應用包括資產跟蹤,公共事業和水計量,設施管理,位置跟蹤,電力管理和農業。
據物聯商城(www.wlk.cn)了解,LoRa的勢頭在國際上一直很強勁,歐盟已經完成或正在進行全面的網絡覆蓋,印度,日本和中國等亞太國家也有很大的吸引力。
廣電在建設5G網絡的同時應充分利用700M授權頻譜的優勢同時建設物聯網。LoRaWAN和NB-IoT網絡的部署兩者都相對較新,但在全球范圍內見證了快速的增長。會有足夠的空間給雙方大規模IoT應用的發展,具有設備、網絡架構和網絡接入價格較低,大樓內深度覆蓋和低功耗的優點。在近期, LoRaWAN相比NB-IoT具有明顯優勢, 有成熟的供應商生態系統,認證的IoT設備, 和目前已準備好實施的端到端解決方案。
杜百川認為,機器人物聯網(IoRT)概念在物聯網和機器人領域嶄露頭角,可編程移動機器人的出現,作為與周圍物聯網進行協調和協作任務的關鍵媒介,移動機器人與嵌入式多個固定物聯網相結合,創建新類型的工作流程和擴展了人類的活動能力。未來可利用SLAM (Simultaneous Location and Mapping)技術將用戶,物聯網和機器人全局關聯,用戶首先在移動AR場景中自由地檢查和探索物聯網環境,然后無縫地將其了解的有關環境因素(例如路徑規劃)的任務和物聯網態勢感知的知識轉移到機器人,用戶通過物理訪問IoT向機器人演示任務順序。虛擬機器人助手V.Ra可以使用移動AR-SLAM設備進行機器人物聯網任務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