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舉行的2019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智造·未來--AI 時代重塑制造產業新格局”高峰論壇上,南京大學教授周志華發表主題為《機器學習應用的挑戰》的演講。周志華在演講中提到:“人工智能是非常凸顯個人英雄主義的行業,現在全球進入了一個爭搶人工智能人才的時代。”
周志華首先說明了機器學習的重要性。大數據這個詞現在很熱,但是越來越多的人都意識到,大數據本身并不代表價值,數據本身只是資源。要得到數據資源的價值就必須要有有效的技術,這個有效的技術主要是指機器學習。事實上,機器學習技術可以說無處不在,不管是互聯網搜索,還是人臉識別、指紋識別,包括汽車自動駕駛等都離不開這項技術的支撐。
人工智能技術在很多方面已經得到很成功的應用,比如大家熟知的電商、社交、搜索廣告等,這些都屬于互聯網行業。在所有行業里,互聯網行業首先集聚了大量數據,所以是智能化最早的行業。
經過近十多年的發展,現在所有行業都集聚了大量數據,金融領域、制造領域、交通領域、教育領域,都是人工智能能夠進入的行業,特別是智能制造。“我個人判斷智能制造方面會有很大的優勢,這個優勢叫后發優勢。”
周志華特別指出,智能制造真正需要的是人工智能人才,有多好的智能人工才會有多好的人工智能。人工智能這個行業和傳統行業不太一樣,真的是非常凸顯個人英雄主義的行業。所以現在全球進入了一個爭搶人工智能人才的時代,不光是中國缺乏人工智能人才,全世界都缺。
“信息化之后必然是智能化,這是不可逆轉的事實。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最大的瓶頸是人才,我希望全社會都來關注人工智能人才的培養。”周志華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