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的安全提供商研究發現,物聯網設備的大約91.5%的交易是通過明文進行的,而8.5%是通過SSL加密的。這意味著如果攻擊者可以攔截未加密的數據,他們就能夠讀取它并可能對其進行更改,然后將其交付,就好像它沒有被更改一樣。
研究人員瀏覽了一個月的企業流量,尋找物聯網設備的數字足跡。它在那段時間內發現并分析了5600萬物聯網設備交易,并確定了設備類型,使用的協議,與之通信的服務器,通信進出的頻率以及一般物聯網流量模式。
該團隊試圖找出哪些設備產生的流量最多,以及他們面臨的威脅。它發現1015個組織至少有一個物聯網設備。最常見的設備是機頂盒(52%),智能電視(17%),可穿戴設備(8%),數據采集終端(8%),打印機(7%),IP攝像頭和手機(5%) )和醫療器械(1%)。
雖然它們只占設備的8%,但數據采集終端產生了80%的數據流量。
細分是18%的物聯網設備一直使用SSL進行通信,剩下的82%,其中一半使用部分時間,一半使用SSL。
該研究還發現明文HTTP的案例用于驗證設備和更新軟件和固件,以及使用過時的加密庫和弱默認憑證。
雖然物聯網設備在企業中很常見,但“許多設備都是員工所有,這只是他們擔心安全問題的原因之一,”報告稱。如果沒有嚴格的策略和強制執行,這些設備就會代表潛在的漏洞
員工擁有的物聯網設備受到關注的另一個原因是,許多企業并不認為它們是威脅,因為沒有數據存儲在它們上面。但如果他們收集的數據不安全地傳輸,則存在風險。
5個保護企業物聯網的技巧,Zscaler建議采取以下安全預防措施:
將默認憑據更改為更安全的內容。當員工使用設備時,鼓勵他們使用強密碼并保持固件最新。
隔離網絡上的物聯網設備并限制入站和出站網絡流量。
限制從外部網絡訪問物聯網設備,并阻止不必要的端口進行外部訪問。
對物聯網設備應用常規安全和固件更新,并保護網絡流量。
部署工具以獲取網絡中已存在的影子,物聯網設備的可見性,以便對其進行保護。
國內物聯網卡采購平臺物聯卡商城表示,物聯網技術是當下最高新的技術之一,眾多的物聯網應用改變了傳統行業的面貌,增強了行業的競爭力。不過雖然物聯網有著諸多的優勢,但是由于強調萬物互聯,就必然會存在互聯網存在的網絡風險問題。所以對于企業來說,應用物聯網技術的同時,應該提前準備好如何應對物聯網安全風險,以防止物聯網安全風險所帶來的的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