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聯通的IoT發展戰略很有代表性。
對于聯通的5G創新發展峰會,有業內人士評論說“感覺聯通使出了全身的力氣”。
為了成為“新藍海的試驗場、獨角獸的孵化器”,聯通聯合32家合作伙伴成立了“中國聯通5G應用創新聯盟”,并啟動了“領航者計劃”。其任務是:孵化行業應用產品;研究商業創新模式;推動行業標準制定;搭建資本合作平臺;聯合產品市場推廣。
創新應用聚焦于IoT重點行業,比如:工業互聯網、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醫療、智慧能源等。
到了5G時代,網絡建設的經濟效益模式將被徹底打破,新的商業模式正在形成。
因此,聯通提出了一個非常前瞻性的“三聯合”商業合作范式,即:聯合應用開發、聯合投資、聯合運營。
這一商業模式能夠順利落地的前提是,聯通能夠與合作伙伴一起挖掘新的產業發展空間、或者現有產業中新的客戶、或者現有客戶新的成長案例。
大家一起圍繞增量“搞事情”,這樣才能促進多家企業合作的意愿,并且得到更高的回報。
以消防領域為例,聯通選擇行業內的頭部玩家,比如中消云、華為,共同發布IoT OS白皮書及智慧煙感商業公版方案。中消云是一家專注于消防IoT設備研發和制造、消防云平臺建設和運營、消防大數據挖掘和應用的企業。
這個智慧煙感的公版方案,定義了煙感產品的相關功能,極大的加速了煙感項目的實施及傳統煙感企業的改造升級流程,推進煙感產品和方案的大規模落地。
此外,中國聯通還從上游入手,與高通、聯發科、華為海思、紫光展銳、移遠、廣和通等公司,發布了《中國聯通5G行業終端總體技術要求白皮書》以及《5G通用模組白皮書》。
根據推進計劃表:
5月,中國聯通5G行業終端開發者計劃啟動申請,測試認證環境也將搭建完成;
6月,將在5G終端共享資源池中提供500多臺試驗終端模組;
7月,開始芯片模組產品技術認證,業務孵化轉變成業務落地形成商業閉環;
2019年底,完成模組、終端產品入庫,采購一定數量的商用模組產品。
種種做法顯示,為了解決IoT領域碎片化,項目落地周期普遍較長的困局,聯通試圖拉通IoT領域——整個跨越從芯片、模組、終端、平臺、應用到服務的產業鏈條。
具體到商業模式,聯通提出3個大類,分別是:智能連接+流量類產品、網絡集成+運營類產品服務,以及開放平臺+應用類產品。
智能連接+流量類產品:
這一模式最為大家所熟知,類似于“充話費送手機”。
在5G早期仍將延續4G時代的標準模式,流量基于使用量定價。物聯卡:不過在5G時代,流量將進一步細分,比如可以劃分為實時流量和非實時流量,或者可靠流量和非可靠流量。流量的價值有可能根據數據傳輸的質量、速度和可靠性,進行評估與定價。
然而這一商業模式,仍舊沒有跳出運營商的思維慣性。
從現有合作案例來看,雖然5G的應用場景正在逐漸轉向B2B,網絡價值和網絡特性也將更多的滿足B2B需求,但商業模式還沒有超脫于“充話費送手機”的各種變體。
網絡集成+運營類產品服務:
Gartner研究指出,5G的最大收入潛力是網絡切片開發。
這就需要理解什么是網絡切片。網絡切片是一種按需組網的方式,可以讓運營商在統一的基礎設施上,切出多個虛擬的端到端網絡,適配各種類型的業務應用。
理解切片,兩個重點,一是特定專用網絡,二是同一基礎設施。
利用網絡切片,構成了一種非常誘人的商業場景:面對復雜多樣的行業用戶,切片為電信運營商提供了一把萬能鑰匙,可以為用戶定制各種特定的“專屬”網絡,讓網絡成為服務(Networkas a Service,NaaS)。
有3種網絡切片提供的方式經常被討論,分別是:
運營商托管整合應用
運營能力開放
與現有系統集成
由于合作伙伴有機會被賦予更深層面的網絡運營權,由行業企業驅動的網絡建設有可能出現,垂直領域用戶將較早的參與到5G的應用場景規劃之中。
然而有業內人士認為,這種商業模式仍舊沒有跳出運營商的“管道思維”。以前單純的賣語音/流量,5G時代賣網絡切片,本質并沒有發生變化。
開放平臺+應用類產品:
這種商業模式挑戰最大,需要拉通整個產業鏈條。
比如淘寶、Facebook、APP Store都可以認為是開放平臺。
開放平臺上,應用的收費模式正在發生變化。過去軟件和應用是以許可證的方式收費,而現在越來越多的應用采用訂閱式收費。這些新型SaaS應用,通過更好的滿足現有需求,或者激發新的需求和場景,體現價值。
在這種模式中,模組、終端、平臺、應用、服務等各類企業通力合作,針對聯網設備和相關數據,基于開放平臺開發或提供應用和服務,以供用戶使用,并在這個過程中完成商業閉環。
物聯卡:雖然這一商業模式充滿想象力,但有研究者認為,開放平臺模式下,價值創造與價值實現出現了分離。也就是說,創造價值的主體并不必然獲得商業利益。
在某些場景中,這種商業模式有可能是偽命題。
無論哪種商業模式最終將會展現最旺盛的生命力,聯通在IoT發展戰略中傳遞的誠意十足,以“合作不設限,共筑新生態”為理念,合作內容和領域均不設限,打造新生態的試驗場。
“領航者計劃”將進行多重賦能,助推行業發展:
網絡/平臺賦能,包括5G+AI能力、邊緣計算能力、IoT使能平臺能力、云能力等。
產業孵化賦能,包括網絡及產品開放測試、過萬測試終端、超過200名專家支撐。
商業創新賦能,建設商業模式聯合創新研究中心,開展超過1000場次聯合商業推廣。
營銷資源賦能,提供中國聯通全國四級營銷網絡、超過6萬個營銷隊伍支持。
創投資本賦能,組織百億級資金用于孵化5G項目,并進行聯合投資及運營。
聯通的IoT發展戰略能否得到有效的推進和執行,還有待于跟蹤觀察:
運營商以屬地為主體,聯通是否能將屬地的存量和資源,轉化為IoT發展優勢?營銷隊伍是否能夠支撐IoT業務的推廣?
聯通如何協調與合作伙伴之間的關系,滿足用戶需求的前提下,在平衡和博弈的過程中,建立新的合作范式?
聯通是否能夠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一起,共同摸索出新的增量空間和商業模式?
前路充滿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