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家“一元購”后臺哪有電話機器人源碼,可見“指定中獎人”功能。賣家說通過該功能能夠實現指定中獎人。網頁截圖
網站實時更新參與用戶和購買商品,有用戶為提高中獎幾率多次購買同一產品。網頁截圖
“一元購”平臺都自訂哪有電話機器人源碼了中獎規則,并強調所有哪有電話機器人源碼的數據都是公開透明。網頁截圖
目前市面上“一元搶寶”、“一元搶購”等網絡平臺繁多,統稱為“一元購”。這些網絡平臺打著“投入一元錢”可博得“寶馬”轎車、“iphone”手機等熱銷產品旗號,吸引眾多網友加入。有的網友為此投入幾十萬元,血本無歸。
新京報記者調查,在淘寶等平臺上,僅需花費幾千元就能購買到“一元購”網站模板,搭建 “一元購”網站。有些網站后臺可人為操縱中獎,虛擬投注人數。
專業人士表示,“一元購”模式涉嫌打“博彩”擦邊球,已有違法違規嫌疑。
有律師認為,若一元購平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后臺指定中獎人,使得其他參與者沒有機會獲得產品或服務,從而騙取消費者錢財,則涉嫌詐騙。
瘋狂的投注者
陳嶺(化名)今年23歲,蘇州人。
陳嶺告訴記者,兩個月前,他在某門戶網站彩票頁面瀏覽足彩時,第一次見到 “一元奪寶”。抱著試試看的想法,他投了幾十元,結果中了一張面值為1000元的手機充值卡。
嘗到甜頭的陳嶺開始頻繁光顧“一元奪寶”。但事與愿違,投入越來越大,好運氣卻離他越來越遠。短短兩個月,他虧損了八萬多元。
陳嶺沒有工作,多年的腎病花光了父母全部積蓄。他說,投注的錢除了三張信用卡透支的5萬元外,他還借了錢。
西安的張瑜(化名)在去年11月接觸到名為“一元云購”的網站。
“一元云購”平臺上有張瑜偏愛的蘋果手機和各類黃金產品。
一部蘋果手機被分為6000多份,一份一元。200克的黃金元寶被分為6萬份,他經常會一口氣花2萬多元購買其中的三分之一。
今年1月1日,在跨年夜的喜悅氣氛中,張瑜“被沖昏頭腦”,一夜之間投入近12萬元,結果血本無歸。
為了翻盤,4月份,張瑜再次連續十幾次下注,每次都購買2000份以上,一天內再次虧掉7萬多元。
作為一名普通的工薪族,張瑜的月收入六七千元。為了填補在“一元云購”上不斷擴大的“窟窿”,張瑜先后找小額貸款公司借貸十五萬元,又從親戚手中借了二十余萬,后來不得不把自己的車抵押給了高利貸公司。
張瑜告訴記者,不到一年時間,他在“一元云購”平臺上累計充值170萬,中了107萬獎品,虧了70萬。
在一個群名為“一元維權群”的qq群里,有人說,“感覺自己沒救了。上午輸了兩萬五,中午用了兩千回本,下午又輸回去,有錢就輸光。”據他說,他總共輸了17萬多元。
張瑜介紹,在“一元云購”下注,瘋狂的時候一個分成68888份(元)的金元寶,幾分鐘就被搶光,而下一個金元寶接著開盤。
新京報記者在某門戶網站“一元購”平臺上看到,平臺上的5000元移動充值卡搶購火熱,5000元的電話充值卡被分為6000份,在20秒內被搶購完畢。再刷新一次,新盤又開始了。而這樣的循環已經進行了3萬多期。
商品普遍溢價10%-20%
在百度上搜索“一元購”,能得到超過900萬條相關信息。僅前5頁就有此類網站20家。百度搜索首頁還有數家“一元購”平臺標記為“廣告”推廣。
在某手機應用商店內搜索“一元購”,會出現名稱相似的APP應用上百個,安裝人次累計超過三千萬。
新京報記者登錄這些平臺,模式大同小異,每件商品被平分成若干等份,參與者可以購買一份或多份,當等份全部售完后,由系統根據平臺規則計算出最終中獎者。以“一元云購”平臺為例,在其最新一期抽獎結果中,一部蘋果6s(64G)手機標價5688元,被分為5688等份,共有56名用戶參與購買。每個人根據購買份數,獲得相應數量的幸運云購碼。
這部手機最終花落云購碼為“10001991”的用戶,這位ip顯示為來自廣東東莞市的幸運兒購買了6份。也就是說,他只花了6元錢,就獲得了一部蘋果手機。而與此同時,其余55名用戶投入的資金則打了水漂。
記者注意到,在眾多的“一元購”網站上,絕大部分商品都存在著溢價銷售現象。發售的商品標價普遍高于市價,溢價10%-20%。
以“一元云購”上頗受歡迎的商品——中國移動充值卡為例,一張100元的充值卡被分為120份,這意味著市價100元的充值卡,被定為120元。上面提及的蘋果6s(64G)手機市場價5000元左右,在“一元云購”上標價5688元。
平臺自訂中獎規則
不同的“一元購”平臺,抽獎規則有所不同。
“一元云購”的抽獎規則是,平臺選取該商品最后購買時間前網站所有商品的最后100條購買時間記錄,按時、分、秒、毫秒排列取值之和,除以該商品總參與人次后取余數,余數加上10000001即為中獎的“幸運云購碼”。
還有的“一元購”平臺則引入了外部數據,即最近下一期中國福利彩票“老時時彩”的揭曉結果,與平臺數據相結合,通過固定公式計算出獲獎號碼。
新京報記者調查,百度搜索到的前20家一元購平臺,如云購商城等,大多數與“一元云購”的計算方法類似,即完全采用平臺自身數據。
“一元云購”網站首頁最下方的標注顯示,該平臺是通過“中國電子商務協會信用認證平臺”認證的誠信網站。
新京報記者在該認證平臺查詢發現,“誠信網站”認證,僅能表明網站的“身份可信”,即域名、網站名稱、公司工商信息無誤,無木馬病毒等安全威脅。而網站運營狀況、財務狀況、信用狀況等不在“誠信網站”認證范圍內。
另外,按照該認證平臺介紹,繳納15000元的認證服務費,就能獲得有效期為10年的“誠信網站”認證。
而中國電子商務信用認證平臺的日常管理及運營,是由北京盤石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承擔,該公司官網顯示,這是一家互聯網廣告營銷平臺。
“射幸”行為
在記者采訪中,各家“一元購” 網站無一例外地提到了“運氣”、“公平”、“透明”等字眼。
“一元云購”工作人員介紹,他們平臺是一種新型的購物模式。不存在暗箱操作,所有數據都是公開透明的。而所有消費者都是自愿消費,最后的結果要看概率和運氣。
據這位工作人員介紹,今年8月,公司接待過數名投訴者,但只要“結果揭曉,就無法退款。”
還有的“一元購”網站稱,他們平臺無法保證玩家參與就一定獲得商品。在注冊時,消費者同意注冊,就默認了這種網購模式。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關于禁止有獎銷售活動中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若干規定》指出,凡以抽簽、搖號等帶有偶然性的方法決定購買者是否中獎的,均屬于抽獎方式。抽獎式的有獎銷售,最高獎的金額不得超過5000元,以非現金的物品或者其他經濟利益作為獎勵的,按照同期市場同類商品或者服務的正常價格折算其金額。
而一元云購中的多種商品均超過了此數額。
2016年5月25日,中國商業聯合會媒體購物專業委員會發布消費提示稱,這些“一元購”平臺看似銷售的是實物商品,而實際是將商品(獎品)單價提高,并拆分成若干份銷售,抽取其中一份中獎,其本質并非銷售實物,而是銷售中獎機會和中獎概率,其形式與彩票如出一轍。
該委員會稱,在我國,合法彩票只有福利彩票和體育彩票兩種,其他任何部門、機構和個人均不得擅自發行或變相發行彩票。另經該委員會調查核實,這些一元購運營方工商注冊的經營范圍均沒有博彩或彩票業務。
天津凌宇律師事務所張利華律師認為,“一元購”平臺的最終目的是銷售產品,其營銷手段是利用消費者的博彩心理,以很小的投入購買價值遠大于投入金額的產品機會,這是一種“射幸”現象。現在法律對此類平臺的屬性尚無明確界定。
浙江騰智律師事務所互聯網電商部副主任麻策律師指出,一元購屬于一種“射幸”行為。射幸行為還包括彩票和賭博等。在我國并不允許通過“射幸”行為進行營利,彩票屬于公益而被允許銷售,賭博行為則被嚴格禁止。如果“一元購”存在溢價銷售等“抽頭漁利”行為,則可能涉嫌賭博罪。
今年2月26日,泉州公安公眾服務網發布預警哪有電話機器人源碼:警惕“一元奪寶”類網站。這則預警信息里提及,奪寶”行為符合賭博的特征。“奪寶網站”通過提供不同價值的商品,變相設定賠率,誘導奪寶者按照賠率對各個商品以小博大進行奪寶,網站則坐收高額傭金,奪寶參與人涉嫌賭博,網站管理者涉嫌為賭博提供條件或者開設賭場。泉州警方認為,“奪寶”游戲具有一定的社會危害性。提示廣大群眾注意法律風險,切勿抱有僥幸心理主動參與此類網站的“奪寶”、“購物,對于設立、經營此類網站的,也可能涉嫌犯罪。
有“一元購”后臺可指定中獎人
在淘寶上搜索“一元奪寶”或“一元云購”,可搜到多家店鋪提供建站服務,宣稱“小投入,高回報”,不到十元即可購買全套一元購平臺源代碼和安裝說明,買家可以自助建站。
多家店鋪亦提供代建站服務,幾千元即可上線一家一元購平臺。
一個賣家展示了一個叫“e奪寶”的一元購網站,賣家說這是他們的建站樣本,稱平臺建好后和樣本一模一樣。
新京報記者以體驗為由,要求登錄后臺查看功能,賣家提供了后臺網址和管理員用戶名、密碼,記者登錄后,在“云應用”模塊中,赫然可見“指定中獎人”功能。賣家說通過該功能能夠實現指定中獎人,至于在前臺如何顯得真實,則要“購買了以后教哪有電話機器人源碼你”。
至于采用何種算法和規則能夠指定中獎人,賣家表示,可以套用“一元云購”的算法。
在“會員列表”選項中,有一項“批量導入的會員(虛假會員)”。賣家解釋,這項功能實際上就是添加機器人,購買人數不夠的時候湊人數用的,可以用機器人任意刷人數。
賣家表示,自己的技術十分成熟,已經成功搭建了30多家網站。在記者表明有購買意向希望提供成功案例后,賣家發來了“一起奪寶網”、“開州云購網”等幾家風格極其相似的一元購平臺。
根據賣家報價,搭建這樣的平臺,只建網站需要1800元,網站加微信公眾號需要2800元,如還需開發ios和安卓系統的APP,則需6500元,付款后僅需一周平臺就可上線,還可根據買家要求調整頁面樣式和功能。
平臺建好后,剩下的事情就是拉人了。
新京報記者采訪了一位專業推廣此類平臺的人士許慎(化名),他介紹,目前比較主流的推廣方式是通過百度推廣、新浪微博、陌陌投放廣告進行導流,“一個月賺個十來萬還是比較容易的”。他同時也表示,現在競爭十分激烈,推廣很燒錢,他們的合作都是推廣費五萬元起步。
對此,天津凌宇律師事務所張利華律師認為,若一元購平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后臺指定中獎人,使得其他參與者沒有機會獲得產品或服務,從而騙取消費者財物,則涉嫌詐騙。
新京報記者采訪相關監管部門,對方以不了解情況,不便回應為由婉拒。
新京報記者 涂重航 實習生 王婧祎 黃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