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 : 首頁 電商百科 京東商城和騰訊“閃婚”啦
在京東商城IPO之際,忽然與騰訊“閃婚”,一時間好評如潮。從個人的觀感來看,優秀企業做事必需深思熟慮,閃婚未見得是一件百分百的好事。對于騰訊而言,支撐高市值丶阻擊阿里丶擁有最強勢的電商“小伙伴”,都是入股京東的理由。對于京東商城而言,三線四線城市物流基礎設施已經投入下去,在三線四線城市的知名度卻遠不如阿里,借助騰訊QQ的力量盤活資源,扎根更基層的市場,這是比上市更加長遠的考慮。一個企業家對我說過,中國的人口接近14億人,其中1億多集中在一線城市,但企業想掙錢要在二線三線甚至是四線市場。一線市場競爭太激烈,不容易贏利。格蘭仕最近在滾筒洗衣機市場悍然發動價格戰,入門級產品降到999元,因為他們認真調研過,三線市場的需求正在涌動,而價格戰最直接丶最簡單丶最粗暴,也最有效。所以,分析家們總以為京東商城是奔著微信去了。騰訊如果那么看好微信電商,交給易迅做就妥妥的了。何必找一個不能控股又有一個“大心臟”的領導人的京東商城入局呢?
電商的競爭焦點在哪里?
京東商城和騰訊結盟后,1+1是否>阿里?這需要看清楚現在電商競爭的焦點在哪里。我覺得主戰場在有四個領域:
一是大數據。騰訊有張小龍,阿里有車品覺。大數據分析高手,阿里副總裁車品覺最近將會有一本新書上市,即《決戰大數據》。先引用一個數據吧,“2013年8月15號,阿里集團正式運營服務器規模達到5000臺(5K)的“飛天”集群,成為中國第一個獨立研發擁有大規模通用計算平臺的公司,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對外提供5K云計算服務能力的公司。”大數據的價值對于電商究竟有多大呢?一個朋友在微信中留言,未來大數據的可怕之處在于,它會通過分析人的行為軌跡,在一個人還沒有形成思想之前就根據他的需求提供匹配性的產品。眾所周知,亞馬遜正在做這樣的實驗,主動給用戶發送一些商品。“行動在思想之前”,追求高度匹配和精準,這就是大數據的魅力。一般人總是認為阿里只是運營能力強,實際上阿里在十年的發展中積累了非常可觀的數據資源。騰訊的數據不是交易數據,京東只要定位在標準品和百貨上,在體量上和數據資源的規模上都難以趕超阿里。現在騰訊的粉絲又愛拿微信說事,可是微信涉及用戶隱私,微信如何做數據挖掘呢?移動支付沒有U盾,支付安全如何徹底保障呢?智能手機的屏幕太小,移動電商如何從小額支付變成大額支付呢?而阿里在未來幾年中,可以靠銷售大數據把品牌企業進行綁定,優衣庫就是一個例子。優衣庫和阿里早就達成協議,購買天貓平臺的銷售數據。在大數據方面,京東商城和騰訊綁定后,依然要苦苦追趕。這是分分鐘都能想清楚的事情。
二是她經濟。最近姜奇平有一篇文分析電子商務是她經濟的文章,非常值得一讀。舉一個例子,唯品會既沒有騰訊的流量,也沒有阿里的大數據,更沒有京東的規模,卻依然脫穎而出,為什么?除了唯品會精細化運營和銷售政策給力之外,唯品會抓住了她經濟的脈搏,甚至一鼓作氣,把另一個她經濟的電商樂蜂網一口鯨吞。阿里從產品品類看,在她經濟方面至少領先京東商城半個身位。京東商城最近在化妝品上加大投入,也是為了爭取女性用戶。騰訊和京東陣營中,有一張她經濟的好牌,就是美麗說。但美麗說離開阿里陣營后,威力大減。阿里之前不該打壓美麗說,而應該果斷控股。唯品會的崛起實際上讓當當失去了發展空間,甚至銀泰網也受到了威脅。在線品牌折扣店加閃購的業態,就是非常接地氣。所以,阿里在她經濟上并不能得滿分,世界畢竟是多元化的。
三是O2O。O2O最近不是一般的熱,但真正懂O2O的不多。正如戴爾直銷的背后,其實是庫存管理的革命,O2O的背后是客戶關系的延伸,而不是簡單的線上線下流量的疊加,或二維碼操作。O2O是真正從消費端研究用戶,位置丶社交丶傳播丶個人品牌,等等,對用戶理解越深,O2O的模式就越靠譜。O2O的價值在于個性化,在于直通C2B。從O2O的角度看,品牌企業未來不會只選擇阿里一個平臺,盡管阿里已經入股新浪微博。微信的魅力是公認的,但也有評論認為微信是靜態的郵箱。O2O和前面提到的大數據以及她經濟相反,是一個多入口的模式。垂直電商平臺丶互聯網電視等等,都會成為新的流量入口。我認為阿里和騰訊對此都不能盲目樂觀,傳統企業電商化很可能是通過O2O落地,而BAT不再有絕對的流量優勢。
四是國際化。關于國際化,想少說一點。但需要指出,過去30年中國市場經濟得到快速發展,市場既不缺營銷資源,也不缺渠道資源,而缺乏差異化的核心品類。國際化是獲得核心品類的選項之一。阿里的國際化比京東和騰訊也要領先,因為外貿B2B是阿里起家的地方。這里再舉一個例子,我的魅族MX3手機丟了,令我意外的是, HTC Desire 7088價格比魅族MX3更低,體驗比魅族MX3更好。國際化的企業更容易給用戶帶來一些差異化的體驗。阿里今年能否在海外上市成為一個懸念。但電商平臺國際化的競爭已經更加激烈,只不過很多人還對此沒有感受而已。
結論
綜上所述,京東商城和騰訊結盟后,在大數據丶她經濟丶O2O和國際化四個戰場面對阿里都不一定取得壓倒性優勢,部分戰場阿里反而勝出和領跑。而O2O給了傳統企業電商化一個機會。未來電商更需要和傳統企業結盟,才可能有突破性進展。現在市場關注的焦點確實在移動電商,部分電商30%的交易額來自移動終端。但是消費是一種完整的用戶體驗,快捷和便利只是用戶體驗的一個方面。創新型產品和時尚產品才是電子商務的主流,而價格戰只能讓電商沉沒,沒有未來。
上一篇: 上一篇:誰能給我一個好用的免費的PS軟件
下一篇: 下一篇:《來自星星的你》啟發新媒體營銷套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