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懂懂條記
“小藍欠供應商的錢遠不止幾千萬。”一位知情人士告訴懂懂條記,“砍單和拖欠款一共有 2 億以上,甚至更多,供應商的損失很大。但供應商還抱有一線希望,希望李剛能有所擔當。”
供應商的希望,在與李剛爸爸——李文生見面之后徹底破滅了:“沒錢。誰要錢,我跟誰走,我去你廠里打工,我老婆到你廠里做飯。”他的回復并不比李剛有擔當。
知情人士告訴懂懂條記,小藍單車從一開始進入共享單車,就抱著賺快錢的想法,甚至一度將“被收購”作為創業目標。創業初衷就充斥著急功近利的味道的小藍單車,只活了 365 天。
11 月 16 日,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只是普通的一天,但對于小藍單車來說,卻是短暫“生命”的終結。恰好,李剛發布報歉信的這晚,正值小藍單車推出一周年的前夕。創業 365 天,欠下數億巨款,李剛以一封公開信的形式頒布頒發了小藍單車的終結。
其實,小藍曾經是共享單車行業第三、第二梯隊的領頭羊;在很多用戶心中,小藍是市場上最好騎的共享單車。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地位、口碑都不錯的共享單車品牌,卻沒能存活下來。
面對小藍的“早逝”,有人歸咎于行業洗牌。作為持續關注共享單車領域的懂懂條記認為,小藍之死是在創業之初就埋下的禍根,也可以說是創業團隊急于求成所一定得到的惡果。
匆忙上陣,不能殺出來也能被收購
2016 年 11 月 17 日,在野獸騎行對外公布1. 5 億元B輪融資的同時,頒布頒發正式推出共享單車獨立品牌Bluegogo(小藍單車)。也就是說,小藍在那一天誕生了。
至于原本做著小眾高端自行車市場的野獸為什么突然要做共享單車?上述知情人士告訴懂懂條記:ofo早期在大學校園里做共享單車,其單車就是普通自行車沒有技術含量。后來,摩拜開始做城市共享單車,ofo就馬上把校園共享變為城市共享,那么自行車就不再滿足需求。所以,ofo開始研發新車,野獸團隊是ofo找到的一個研發合作伙伴。
去年下半年,摩拜和ofo擴張都非常快,在野獸研發出新車之后,團隊的野心也開始膨脹,希望能在共享大市場里分到更多機會。據上述知情人士透露,野獸當時對ofo提出希望不但是購買野獸的設計,而是收購,而且提出了一個很高的價格,不過被ofo拒絕了。后來找到投資方,認為這是一個風口,還有機會,即使不能超過摩拜和ofo,如果“快速做大,還有機會被收購”。
一位辦事過野獸的PR供應商前不久撰文稱:“我想或許有資格說,小藍單車的更大問題不在資金,而是商業誠信。”該人士也告訴懂懂條記,在與野獸團隊合作的過程中發現一是他們不講商業誠信,二是非常急于成功。為了“快”,他們的宣傳有些過度,這位PR供應商覺得離譜,后來將合作方案“過度”的部分砍了不少。

360 創始人周鴻祎在伴侶圈轉發了一篇文章《炸鍋!小藍單車被曝頒布頒發閉幕:CEO不知所蹤HR開始甩賣辦公家具》并附上了本身的一句話評語:這個CEO一直都有人品問題。
按照第三方報道,李剛的前一個創業項目上海智樸科技是成立于 2013 年 8 月。而工商局信息顯示,李剛的公司核準經營日期是 2014 年 1 月 9 日。這家公司很快就獲得雷軍和周鴻祎的關注,李剛在思考之后在 2014 年 4 月投奔老周:“跟小米玩,就要非常艱苦的玩,要耐得住寂寞,不能掙錢。”
作為《小米生態鏈戰地條記》的作者,懂懂非常了解小米的核心價值不雅觀之一就是——不賺快錢。小米追求性價比,用極致性價比倒逼團隊提升效率,提升戰斗力,做更長遠的打算。這恐怕是李剛不選擇小米的真實原因。
看到共享單車風口之后,李剛不再放心于本身一開始追求的小眾市場。野獸在內部孵化小藍,匆匆上陣,并沒有長久的戰略規劃,好在有一輛設計得非常好騎的單車----小藍單車在用戶中的口碑真的不錯,優于ofo和摩拜兩大巨頭。
前半程信心滿滿,殊不知早已錯失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