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一場頂級的 Kubernetes (Google開源的容器集群辦理系統)用戶大會:Kubernetes End User Conference (KEUC)將在浙江杭州舉行。作為Kubernetes技術在中國最早的實踐者和社區貢獻者,網易云(網易旗下云計算和大數據品牌)將深度參與本次大會,和業內技術精英一起為 Kubernetes 開發者、喜好者、落地廠商帶來一場行業技術盛宴。同時將有多位網易云技術專家蒞臨現場網易云展臺,為與會者答疑解惑。
容器及其編排技術在近幾年來得到了飛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和開發者開始基于容器技術構建自身業務的云原生應用。網易自2015年開始投入開源容器相關技術研究,并于2016年上半年發布基于Docker和Kubernetes的容器公有云辦事。大會的Keynote環節中,網易云基礎設施部技術總監張曉龍將帶來演講《容器及其編排技術在網易公有云的應用》,介紹面向多租戶、高可擴展、高性能性的公有云場景,剖析網易在開源容器及其編排技術基礎上的深度定制與優化。
回顧一年來容器圈的發展,Kubernetes已經成為最受歡迎的容器編排技術,同時正在以迅猛的速度逐漸引領容器生態發展導向?,F階段,Kubernetes 的理念和架構已經廣為人知,而這項開源技術也進入落地發作的關鍵期,行業案例和安排實踐顯得尤為重要。
但Kubernetes應用于生產環境有兩個瓶頸,一個是集群規模,一個是性能。一方面,網易云基于Kubernetes支撐公有云辦事,面臨著3萬節點的挑戰;另一方面,網易云支撐內部網易考拉、網易云音樂等應用,面臨著性能的挑戰。網易云積累了大量的Kubernetes集群規模和性能優化實踐經驗,在Kubernetes技術論壇中網易云首席解決方案架構師劉超將分享“網易云如何基于大規模Kubernetes集群支持高并發應用”。
提到Kubernetes,,就不得不說到技術圈的另一個熱詞“云原生”,Kubernetes不單實現了為容器化的應用提供資源調度、安排運行、辦事發現、擴容縮容等整一套功能,并且為云原生應用的快速安排、快速橫向擴展、故障自動修復、自動化運維等訴求的實現提供了有效方案。
網易云一直承襲“輸出知識經驗與方法,而非單純產品”的理念,致力于為處于創業階段的互聯網企業和缺乏經驗的傳統企業提供通用的成熟經驗。網易云發布的《云原生應用架構實踐》一書是網易云基礎辦事架構團隊按照網易集團的十余年實踐,結合社區優秀案例總結而成的云原生技術架構指南。作為本次大會的參展商之一,網易云也將攜《云原生應用架構實踐》一書為與會者帶去滿滿的技術福利。
據了解,目前網易云已經辦事了35萬企業客戶,覆蓋金融、電商、社交、教育、游戲、文化娛樂、醫療生物等互聯網企業以及傳統企業。網易在業界首次提出“場景化云辦事”和“專屬云”的發展戰略,推出了通信與視頻、全智能云客服(七魚)、云計算基礎辦事(蜂巢)、云安適(易盾)等一系列場景化云辦事,和大數據辦理與應用開發平臺(網易猛犸)、企業級大數據可視化分析平臺(網易有數)等大數據產品。其中“網易云專屬云”因為在安適、功能、成本、彈性、運維方面全面優于私有云,在安適、性能、成本方面則優于公有云,為企業帶來了各方面的平衡,被業界認為是目前最適合中大型企業應用場景的云計算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