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 Ping++ 創始人 CEO 金亦冶來說, 2017 年的這個 7 月意義不凡。
作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 Fintech 榜單之一,近日國外權威媒體 CB Insights 正式發布 2017 年全球 Fintech 250 強榜單,中國僅 27 家企業上榜。 Ping++ 與螞蟻金服、京東金融、陸金所等企業強勢入圍,榜上有名。
無獨有偶,就在此前畢馬威發布的中國領先金融科技 50 榜單中, Ping++ 亦成為專業化聚合支付辦事領域的唯一上榜企業。
從開創行業聚合支付新品類、 7
行代碼接入支付成為行業尺度,到“實現賬戶余額充值打賞”的賬戶系統、“實現多層級商戶分潤辦理”的商戶系統,再到“基于交易數據實現營收增長的”增長智能系統,創立僅僅三年,“以交易連接一切”的 Ping++
早已從 “交易的管道”,發展成為 “交易的引擎”,而且憑借卓越的創新能力和技術實力,成為國內為數不久不多的連續上榜海表里頗具影響力 Fintech
榜單的企業,成為國內領先的在線支付解決方案 SaaS 辦事商。這一切在金亦冶看來,既有“時勢造英雄”的幸運,更多的則是真誠付出后的水到渠成。
順勢而為:以市場為導向以技術為驅動的逆向思考法
時光回溯到 2013
年底到 2014 年初,彼時的中國移動互聯網正處于移動支付發作的前夜,作為國內首批 POS
機線下業務的開拓者,金亦冶已隱隱感到一種山雨欲來的厘革前奏,并對支付行業產生了三大判斷:1.
移動支付最終會取代銀行卡和現金,成為終極支付方式。2. 移動支付會呈現碎片化趨勢,多家巨頭公司將會參與進來,形成多方競爭的局面。3.
移動互聯網即將從 “活躍度時代” 進化到 “交易量時代”。
這三個產業判斷也指導了 Ping++ 的產品定位:1. 一切以移動為先,圍繞移動支付打造產品。2. 多方競爭的趨勢,會帶來技術上的聚合和整合的需求,所以面向企業提供技術辦事將會有機會。3. 新經濟會是第一批使用起移動支付的領域,這會是一個快速的增量市場。
2014 年 8 月, Ping++ 拿到了 200 余萬美元 A 輪投資。兩個月后,首次正式對外發布移動支付聚合 SDK ,“ 7 行代碼接入支付” 成為行業尺度。
2015 年 10 月,新增 PC 端支付和應用內快捷支付,正式從移動端向全平臺覆蓋。三個月后, Ping++ 順利拿到了 B 輪融資。
隨著產品的不停升級,Ping++
也積累了許多長期合作的伙伴,包孕小紅書、禮物說、簡書、美特斯邦威等。而在支付環境已發生徹底厘革的今天,從去年開始,金亦冶認準了一個趨勢,做出了本身的預判:流量紅利正在消失。在此基礎上, Ping++
于 2016 年 9
月推出了用戶賬戶系統和多級商戶系統兩個全新的產品;而當“支付成為一切流量入口”趨勢愈加明顯之時,繼聚合支付之后,金亦冶和他 Ping++
團隊又為支付產業帶來另一個全新品類-增長智能。增長智能,Growth
Intelligence,簡稱 GI,指利用現代的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高效發現和解決商業問題,以實現快速的、可量化的交易增長。
回溯 Ping++ 一路走來的歷程,從交易的連接(聚合支付),再到交易的增長(大數據),一個商業邏輯的遞進邏輯躍然紙上,似乎每一步金亦冶和他的 Ping++ 都能“踏到點上”。
“其實這得益于從 Ping++ 成立至今一個內部的思考習慣:即一個行業在可預見的幾年時間里,畢竟會往什么標的目的發展,階段性的里程碑又會是什么?通過這樣的思考, Ping++ 團隊來反推產品的實現路徑,在大標的目的上連結順勢而為的節奏?!?/p>
增長智能:支付行業下一個風口
這種“逆向思考法”以及金亦冶對行業的敏感性,使得 Ping++ 具備了其他支付技術公司不成相比的優勢:最早進入行業的工作年限優勢,但在金亦冶看來,這不是一家公司絕對領先優勢,強大的技術支持和客戶共同成長才是 Ping++ 逆勢上揚的秘訣所在。
“
Ping++
的技術人員占公司總人數比例高達百分之五十,且這些技術人員中有很大一部分來自國內的各個互聯網公司,基本沒有從銀行或是支付公司出來的,這使得 Ping++
的技術團隊充滿了互聯網特色?!苯鹨嘁苯忉屨f。這兩個遙遙領先于支付技術領域其他公司的競爭優勢使得 Ping++
擁有最豐富的產品線和最大的用戶群,也令這個擁有用戶 ID 近億的在線支付解決方案公司是這個領域的風向標。那么對于 Ping++
,聚合支付之路下一步會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