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把10集、20集做網劇成本壓縮到一部網絡動漫電影里,去提升質量,能讓不雅觀眾買單嗎?
已誕生六年的熱血動漫《星游記》近期正式頒布頒發進軍網絡大電影。
7月10日,《星游記》向媒體頒布頒發推出大電影版,但特別之處在于,并非常規的院線電影,該團隊想要打造中國本土首部“網絡動漫電影”。
《星游記》是由曾偉京,胡一泊執導的一部典型的本土少年熱血動畫IP。其連載動畫于2011年愛奇藝獨播,總播放次數達1.6億次,獲贊24萬,豆瓣評分高達9.2,據了解,,網絡電影版的《星游記》依舊由胡一泊執導,光線傳媒旗下彩條屋投資制作,將在8月11日獨家上線愛奇藝,將延續連載動畫熱血、冒險與夢想的主題故事。
2016年發布的《中國動畫電影發展陳訴》顯示,2016年,我國動畫制片投資企業共制作完成動畫電影49部,其中39部走進市場,共放映場次390.9萬,不雅觀影人次7056.7萬,實現票房23.43億元。
不過,動畫電影市場并不樂不雅觀。上述陳訴顯示,
“2016年國產動畫電影票房能夠突破3000萬的并不久不多,超過40%的動畫制作公司的影片最高票房不足千萬元。”
院線電影的高風險確實讓不少制作公司望而卻步。
拿2015年拿下9.5億多票房的《西游記之大圣歸來》舉例,雖然它將消匿許久的國產動漫重新拉回到公眾的視線,不過從成立到結束,制作團隊為了養活項目,期間兼職做過游戲、三維TV片等各種外包的活,電影正式上線后團隊也只剩下十幾人。
7月10日,《大圣歸來》的導演田曉鵬同時出現在《星游記》動漫網絡電影定檔會。他這樣說,
“如果當年有機會的話,可能就不會做院線,因為那不是一個特別良性的事,動漫網絡電影如果能成功的話,說實話,對動畫界的奉獻,我覺得是遠遠大于《西游記之大圣歸來》。”
如今院線大電影動輒幾千萬的投入,如果沒有大資金、優質發行、強內容的加持下,成功的幾率偏小。不過從2014年第一部網劇《盜墓條記》興起的付費潮開始,很多中小內容制作公司開始把眼睛盯在網絡電視劇、網絡大電影上,終究1/10擺布的成本大多數公司還是可以一試的。
截至2016年底,網絡播出電影數量超過6600部,其中網大3100部,流量高達150億。網大成為付費電影正在快速崛起的新力量,分賬收入不停刷新紀錄,以愛奇藝為例,2016年分賬過百萬122部,過500萬23部。網大經過兩年時間發展,隨著制作公司,平臺方不停完善的利益分成機制,優質內容的盈利較為可不雅觀。
數據終究不會說謊。
《大魚海棠》在愛奇藝播放量逾9000萬,《西游記之大圣歸來》的線上播放量高達2.7億,這兩部國產動漫在線上的表示跟一些大制作的院線大片并無二致,而在3100部網絡大電影中,動漫這個品類一直都是缺失的。
隨著二次元用戶規模的增長,數據顯示,從2014年到2017年中國二次元用戶規模翻一番,其中核心二次元用戶規模從0.5億人增長至0.8億人,泛二次元用戶規模從1億人增長至2.3億人。龐大的80后、90后網生代二次元用戶群,具有較強的網絡使用習慣以及線上付費習慣,這為國產動漫網絡電影建立了廣泛且龐大的市場基礎以及收益空間。
此次《星游記》作為第一部吃螃蟹的動漫,其表示無疑對其它動漫制作公司入局動漫大電影具有標的目的標的作用,正如光線總裁王長田所言,《星游記》在品質上不輸院線,選擇互聯網發行,一方面的意義在于為中國動畫公司找到合適的盈利模式,開創網絡動畫電影的新潮流;另一方面也想告訴行業中國電影未來除了大銀幕,互聯網將成為非常重要的播出渠道。
當然能不能打動不雅觀眾掏錢買單還有待不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