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互聯網的發展為傳統教育開啟了一扇走向未來的大門,進軍職業教育領域也成為投資者爭相搶占的制高關鍵點。
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2017年第一季度,中國互聯網教育市場整體營收規模達458.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4.9%。在線教育的發展如火如荼,其中又以高等教育最甚,職業教育次之。據悉,2016年,中國互聯網職業教育市場規模在整體互聯網教育市場中占30.2%,僅次于高等教育,排名第二。
職業教育正在以其極強大的實用性獲得廣泛用戶,目前,外語、IT、會計等考試和資質類課程受到用戶青睞。用戶參加職業教育目的明確、主動性強、付費意愿高,而就業過程中的諸多痛點也在不停倒逼互聯網職業教育的發展。
傳統的職業教育在互聯網時代遭遇瓶頸
現如今,就業已經不再是“唯學歷論”,企業對職業技能的關注度更高,職業教育的比重也由此逐漸加強。普通高校結業生就業率持續走低,職校學生就業率持續走高。職業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應用人才以及具有必然文化水安然安祥專業知識技能的勞動者,這樣的人才實用性更強,更容易被社會接納。然而,面對這樣的就業現狀,傳統的“面對面”、“大教室”類型授課的職業教育已經無法滿足這個時代在時空上流動的快節奏,職業教育正面臨著多重壓力。
其一,據國家教育部數據顯示,2016年高校結業生人數達765萬人,大部分的結業生都處于一種“就業難”的狀態。人才市場人滿為患,一個崗位的競爭者就有可能成百上千,這時候職業教育的重要地位更加凸顯了出來。但傳統的職業教育不但在授課時間和空間上有局限,對于可供結業生選擇的單項需求單項學習模式,又面臨著資源分布不均衡、學習效率低下等問題。
其二,低學歷人才學習無門路。除了高校結業生就業困難,低學歷人才更是想要掌握一門技術卻苦于沒有門路。現如今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的問題越來越明顯,在傳統的職業教育模式下,并不自制的學費、時空都受局限的課堂、以及無法保障的教學質量都是求學者面臨的難題。更何況低學歷人才的入學門檻更高,學習無門路成為一大痛點。
其三,人才培養渠道少。傳統職業教育的教學模式有所局限,單一的培養渠道限制了很多職業人才的發展。目前,職業院校結業生的就業率已連續多年高于普通高等院校,企業用人不雅觀念開始轉變,更加注重人才技能而非學歷,而有些冷門課程資源稀缺,在傳統模式中普及度不高,培養人才的渠道受到傳統職業教育模式的限制。
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解決企業技工荒的重要手段,,可以看出,職業教育發展的市場規模是極大的。利用互聯網做大職業教育市場的蛋糕是一種一定趨勢,而這不但是對人才培養的一種推進,也是企業發展的新市場。
互聯網職業教育被市場催生,肩負教育的重任,改變人才培養的現狀迫在眉睫。現如今在改變傳統職業教育的路上已經有了不少先行者,針對傳統職業教育存在的問題,在線教育創新突破,獲得全面發作。
在“互聯網+”的浪潮中,無數傳統實體行業乘風起飛,職業教育也通過互聯網煥然一新,重新進入大眾的視野。各種類型的職業教育模式也如同百花盛放,各現異彩。
巨頭的綜合型B2C模式在滿足職業教育用戶方面仍有欠缺
巨頭引領的在線教育一直走在行業前沿,網易公開課、騰訊課堂、百度傳課、淘寶教育等綜合的在線教育平臺能夠實現在線選課、交流、支付、上課等線上全流程的學習閉環,職業教育也作為教育課程中重要的一環提供給有學習需求的人才,滬江網、學而思等B2C在線職業教育平臺,是數億缺乏職業教育知識工人的寄托,學歷低、沒配景、為了改變現狀,在線職業教育B2C模式平臺成了大多數人改變命運的選擇。
優勢一:這類綜合的在線教育平臺拓寬了求學者的學習范圍,整合并篩選資源,其職業課程的選擇也更豐富多樣。在線職業教育B2C模式也是提升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的應用能夠極大地提升“老師教”和“學生學”的效率。并且巨頭依靠流量盈利,這些課程更多的側重于免費,節約了失業者的學習成本。
優勢二:互聯網授課的形式為學生提供了更便利的互動,學生在遇到問題時能隨時請教老師,沒有時間空間的限制。還可以選擇適合本身的老師授課,保存本身喜歡的課程,隨時學習。
優勢三:在線職業教育付費行為風險更低,購買教學課程的安適性更高。完善的評價體系也能作為選擇在線課程的重要參考,確保高水平的教學質量,有了大平臺的高風控支持,這類平臺更容易獲得用戶的青睞。
但這類平臺也不成制止會存在必然的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