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過手機APP控制汽車大家可能已經見到了很多,但是借助微信這樣廣泛的入口,延伸汽車智能體驗的,沃爾沃應該是第一家。
沃爾沃汽車集團產品部副總裁吳震浩接受鈦媒體采訪(左二)
通過手機APP控制汽車大家可能已經見到了很多,但是借助微信這樣廣泛的入口,延伸汽車智能體驗的,沃爾沃應該是第一家。
6月7日,在亞洲消費電子展(CES Asia)上,沃爾沃汽車推出了與騰訊合作開發的汽車微信小程序——我的沃爾沃。 這應該是全球首個基于微信小程序功能的汽車互聯APP,從演示的功能來看,“我的沃爾沃”目前處于內測階段,能夠讓車主通過手機遠程定位車輛,并實現開啟車門、燈光等汽車控制權。

5月18日,沃爾沃曾與Google頒布頒發合作開發下一代Android車載互聯系統,再加上這一次與微信的合作,可以說在汽車智能化交互體驗的探索上,沃爾沃汽車確實布局得更加積極。

那么為什么是沃爾沃在眾多汽車廠商中連結了對前沿技術的嗅覺,這家企業對于未來的智能互聯技術又做了哪些布局? 沃爾沃汽車集團產品部副總裁吳震浩做客鈦媒體的CES直播間,就相關話題接受了采訪。
吳震皓體現,沃爾沃在創新技術上的敏銳度不是由某一個單一元素構成的,他曾經在沃爾沃的大本營瑞典工作生活過兩年,瑞典這個國家整體的創新精神是沃爾沃的DNA。
“沃爾沃的工程師,他們在解決問題的時候,都很有獨立精神,他們不會跟隨別人,而是經常從本身的角度考慮,來本身來解決問題,這個獨立性成就了一個創新的精神?!?吳震皓說。
在這樣的基礎上,沃爾沃很早就把汽車安適和車聯網作為一個技術標的目的,2001 年沃爾沃推出了隨車管家Volvo On Call,2013年推出Sensus(沃爾沃的車聯網辦事)。
不過,因為未曾受到移動互聯網的洗禮,早期的車載互聯辦事在交互和體驗大都相對比較單一。如何將移動終端的體驗與汽車車載系統進行融合,讓車聯網的體驗更為豐富,是汽車廠商都在思考的議題。
“國外早期的車聯網叫做telematics,翻譯過來,它更強調一個車內通信的概念,在通信基礎上,只能實現一些緊急呼叫這樣的基礎辦事。” 吳震皓說,“現在隨著汽車的發展,telematics的內涵已經不能代替車聯網,現在國外都叫Connectivity,用聯網取代通信的概念,就像手機現在有了wifi,通過4G連上網之后,能提供一些創新的價值,這是本來不能比的。”
吳震皓把現在的車聯網大致劃分了兩個方面:
一個是汽車的信息娛樂部分,包孕中控屏幕和相關的交互系統,別的一個是,汽車通過通信模塊與外部的連接,而在車與外部連接的基礎上,會借助云端與第三方,提供大量的新辦事,包孕沃爾沃與微信一起合作的微信小程序。
“目前的這個車聯網應該說,已經從通信釀成了聯網,從車內轉到了這個車外。” 吳震皓說,“汽車未來也不會是簡單的交通工具,它會提供很多可以挖掘得智能化功能,汽車會釀成一個很好的智能終端?!?/p>
而關于這個智能終端的抱負化形態,沃爾沃也有過設想。
兩年前的洛杉磯車展上,沃爾沃又推出C26概念車,展示了基于自動駕駛時代,沃爾沃對于汽車乘坐空間的理解。 C26名稱來自于大中城市中人們日常平均花費的通勤時間為26分鐘。

沃爾沃C26概念車
C26則通過對車內系統進行重新定位,打造了“把握”、“創造”以及“休閑”三種車內體驗。在自動駕駛狀態下,手握標的目的盤不再是駕駛員唯一的選擇,可充分利用在車內的26分鐘通勤時間上網、看電影、聽音樂,或繪畫、讀書、寫作等更有趣、更具創造力的事情。
當然,上述愿景的前提是自動駕駛時代的到來。 吳震皓告訴鈦媒體,沃爾沃的目標是在2021年把自動駕駛技術帶到商用市場,也就是說,用戶在市場上就可以買到SAE(美國汽車工程協會)標定的L4等級自動駕駛汽車。
“去年我們推出的S90上已經標配了自動駕駛輔助系統,雖然說它不能完全實現自動駕駛,已經可以可以讓大家感受到自動駕駛未來是什么狀態,未來的3到4年,我們會在這個自動駕駛全力進行開發,也會和很多的重量級的廠商進行合作?!?吳震皓說。
沃爾沃的自動駕駛研發其實可以追溯到2009年,借助當時的光學傳感器技術,沃爾沃推出了主打AEB(前向碰撞預警和緊急制動)的City Safety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