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未來的自動駕駛場景中,人們在車內的身份產生變革時,車內空間、設備與人機交互應該如何改變?
當前的人類正在進入智能時代,自動駕駛在技術上的飛速進步讓我們越來越相信它會成為未來汽車的標配,那么如果駕駛員的雙手、雙腳甚至大腦都被解放之后,汽車的內飾座艙會釀成什么樣子呢?
本年的CES ASIA期間,2017寶馬中國創新日在BMW上海體驗中心舉行,為了詮釋未來個人出行及生活方式的愿景,寶馬展示了一個極具科幻感的“BMW i未來概念座艙”,這也是既美國CES之后,它在中國的首次表態。
寶馬的i未來項目,是寶馬圍繞駕駛員與乘客在車內的數字化需求而進行的研究,主要探索的一刻課題就是——在未來的自動駕駛場景中,人們在車內的身份產生變革時,車內空間、設備與人機交互應該如何改變。

“BMW i未來概念座艙”展示了很多自動駕駛后時代的汽車內飾設計理念,從儀表盤顯示到交互設計都包羅其中。據悉,它整合了寶馬多項最新的技術,好比HoloActive觸控技術實現懸浮式虛擬中控屏、BMW Sound Curtain個性化音效裝置等。
觸控技術 HoloActive
概念車搭載的被稱為HoloActive手勢控制系統,是在新一代寶馬7系首次采用的那項技術基礎上開發的,HoloActive觸控技術包羅一塊投射在中控臺區域的懸浮屏幕,作為駕駛者與車輛的交互界面。
值得注意的是,HoloActive是有史以來首個無需接觸,實現觸覺反饋式控制的人機交互系統,用戶還可以通過自然語音控制,與橫貫儀表臺的超大顯示屏幕進行信息互動。

此外,還有一組高靈敏度攝像頭和和一個超聲波裝置用來捕捉駕駛者在的手勢動作,攝像頭會重點監測指尖的活動標的目的,在駕駛者做出選擇的同時,系統可以立刻做出反應并啟動相應功能。
通過這種技術,懸浮界面可釀成虛擬觸控屏,起到與傳統的物理觸控屏同樣的作用。從交互技術的演進上來看,HoloActive觸控系統代表著未來車輛內部人機交互的趨勢。
個性化音效裝置 BMW Sound Curtain
“BMW i未來概念座艙”的頭枕也同樣具有科技感,首次展出的BMW Sound Curtain音效系統位于座椅頭枕中,可發射差別的音頻信號,每個頭枕發出的聲音僅能被該座位上的用戶聽到,讓駕駛者和乘坐者可以互不干擾地享受音樂。

在寶馬的構想中,汽車會超出交通工具的屬性,而逐漸成為人們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寶馬提出了一個“數字化私人移動生活空間”的概念。
這款概念座艙除了科技智能化需求,也充分滿足了用戶對舒適性和便捷性的要求。好比在后排座椅一側加入了木質書架,,讓座艙內更具生活氣息,而后排座椅下部毛茸茸的綠色裝飾物則是來自瑞典的天然苔蘚,具有優化車內聲學的作用。

在“BMW i未來概念座艙”中,后排乘客還可以通過從車頂延伸出來的寬屏幕享受更加豐富的娛樂功能。
踐行下一個百年的「第一戰略」
寶馬集團曾在去年提出了下一個百年的「第一戰略」,并細分為“四化”(ACES),別離為自動化、互聯化、電動化、共享化/辦事化,在這個大戰略標的目的的鞭策,寶馬也正在加快集團向高科技公司公司轉型的步伐。
如果說本次CES ASIA期間展示的“BMW i未來概念座艙”太過于科幻,以至于短期內無法實現,那么可以看看寶馬一系列接地氣的實際行動,概念座艙傍邊的很多元素在量產車傍邊都存在映射。
好比為了重視客戶的數字化辦事體驗,寶馬于2016年底專門推出BMW 云端互聯應用,這是一個基于開放式移動云的“一站式”個人數字出行朋友,可以無縫連接汽車與個人的數字生活,豐富的功能涵蓋旅程辦理、車輛辦事、出行辦事、生活方式及娛樂辦事。
BMW 云端互聯應用本月底還將迎來一次軟件更新,包孕:遠程3D環視影像、行程信息共享、支持Apple Watch等全新的功能,不就后的全新BMW 5系Li會成為最先應用這些創新數字化辦事的新車型。
而接下來,寶馬的目標是將車輛和人更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好比利用一個寶馬賬戶實現對其他賬戶的辦理,通過寶馬賬戶我們可以完成其他生活場景的辦事,在這方面寶馬已經開始與阿里巴巴、騰訊等互聯網公司探索合作的可能性。(本文首發鈦媒體,記者/李玉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