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領先的移動互聯網第三方數據挖掘和整合營銷機構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發布《2017Q1 中國在線直播市場研究陳訴》。該分析陳訴主要是針對在線直播市場現狀、商業模式,用戶行為進行分析解讀,以及未來發展趨勢進行預測。陳訴顯示,預計 2017 年在線直播用戶將達到3. 92 億人,增長率由 2016 年的60.6%下降至26.5%,隨著行業政策規范化,在線直播市場門檻提高,行業逐漸回歸理性,市場開始良性發展。
直播行業回歸理性 細分垂直領域或成突破口
2016 年,,直播行業政策逐漸收緊,國家通過實施《互聯網直播辦事辦理規定》等政策促進行業良性發展,缺乏高質量直播內容的平臺將無法繼續借時事熱點或擦邊球等獲取流量,唯有有著雄厚資金和正規執照的平臺能夠跨越這個門檻繼續探索新的標的目的。截至相關法規公布,確認滿足雙資質條件的有YY、虎牙、一直播、映客、KK等幾個大平臺。
2017 年,“直播+”新聞、教育、金融、電商等多領域應用,具有零距離采訪、打破交流限制、實現優質資源價值最大化等明顯優勢。經過 2016 年快速發展,直播行業荷爾蒙經濟逐漸消退,走向內容為王的時代,2017Q1,投資者更加理性對待市場,只有少數幾家直播平臺獲得投融資,市場逐漸健康成長。由于當前直播平臺同質化競爭現象嚴重,平臺間用戶倒流現象嚴重,隨著燒錢模式勢頭的減弱,各大平臺都需要找準定位,精耕垂直領域。如老牌直播平臺YY將YY財經獨立開發為知牛財經、游戲類則成立虎牙直播;KK則衍生了針對女性向用戶的直播產品“棒直播”。
泛娛樂直播特征逐漸凸顯 直播網紅應運而生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秀場類、明星類和體育賽事類直播在用戶偏好占比中位居前三,別離占比為37.1%、36.6%和35.0%,雖然秀場類直播有同質化的現象,但仍然是主流市場。而隨著秀場類、以及游戲類板塊內容趨向同質化,泛娛樂類平臺的多主題內容特點顯現。

直播行業中具有龐大粉絲團的人氣主播是極其重要的資源,差別類型平臺的主播、盈利模式和用戶特征都有必然的差異性,主播個人魅力在如才藝直播等內容中影響明顯,成為綜藝類直播的主要競爭力,而評述賽事類直播的主播則明顯需要專業知識配景作為支撐,并非單純出于對某個領域,如足球、籃球等體育的熱愛與認識。

B2B直播醞釀起飛 直播+”成為后風口時代驅動力
隨著直播市場逐漸冷卻,各平臺開始著力垂直化細分領域,在線直播在商務活動如發布會,沙龍等公開活動嶄露頭角。與個人隨意直播紛歧樣,商務直播需要對流程有把控作用,為求達到宣傳企業等目的,針對差別商務活動亦有差別。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商務活動傳播要求和直播優勢契合度高,市場需求凸顯,2B細分領域具有潛在開發價值。
同時,借鑒互聯網+思路,直播行業可將業務拓展到整個互聯網生態圈。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隨著直播應用和技術的演進升級,各大直播平臺通過“直播+”的方式和其他領域如電商、教育、體育、醫療等行業進行融合發展,“直播+”成為各平臺與其他垂直領域融合發展的關鍵,各平臺按照自身優勢在“直播+”的探索和策略會有所差別,這將成為在線直播后風口時代的關鍵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