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京東酷賣的二手交易網站發布公告,頒布頒發將于6月22日關閉,并在兩個月的過渡期后,并于2017年8月22日起,停止京東酷賣的電子商務平臺后續售后辦事。
關注鈦媒體每日、每月整理發布的行業壞消息榜,一榜略盡當日最具影響的壞消息。
幾個月前,京東上線了二手電商平臺京東優品,在那之后不久,又一家名為“京東酷賣”的電商網站上線,其定位為企業合作的內購平臺,僅向合作企業保舉的客戶開放使用,屬于合作企業客戶內購福利平臺性質,不適用于7天無理由退貨規定。近日,,這個京東酷賣的二手交易網站卻發布公告,頒布頒發將于6月22日關閉,并在兩個月的過渡期后,于2017年8月22日起停止京東酷賣的電子商務平臺后續售后辦事。
京東酷賣平臺發布公告稱,平臺可能存在無法預估的交易風險,平臺將幫手用戶保存訂單記錄、轉移賬戶內金額(如有),并鼓勵和歡迎酷賣用戶在京東商城購物。有分析認為,酷賣平臺是京東在個人用戶之外的另一項業務探索,但從當前的發展狀態來看,酷賣推廣的并不順利。
有其它不雅觀點認為,面對閑魚等二手商城的擠壓,京東酷賣并沒有一個好的售賣模式,想要進入京東酷賣需要內部邀請,這個模式的誕生還是信譽的欠缺,營業四個月之后,京東酷賣并沒有好的收益,這有可能是京東關閉酷賣的最主要的原因。
今日壞消息榜單 NO.2-NO.7
順豐控股下跌逾3% 市值損失逾80億元
受與菜鳥爭端消息影響,今日順豐控股低開低走,截至發稿下跌逾3%,市值損失逾80億元。消息面上,順豐控股6月2日早間披露澄清公告,與菜鳥爭端發生后,公司已通過媒體向公眾及用戶解釋事件因由。公司預計此事不會影響去年重組時對2017年和2018年凈利潤做出的業績承諾。昨日傍晚順豐控股子公司順豐速運與菜鳥網絡關閉互通數據接口,據郵政局聲明顯示該事件已影響生鮮農產品寄送業務。
再傳排放丑聞:德國指控奧迪頂級車排放測試造假
6月2日上午消息,德國政府指控奧迪汽車在頂級車型的排放測試中造假,這是奧迪首度在德國國內遭到這樣的指控。德邦交通部體現,已要求奧迪召回2009至2013年間出廠約2.4萬輛A7與A8車款,其中約對折在德國國內售出。奧迪為大眾旗下豪華汽車品牌。交通部一名發言人體現,大眾汽車集團CEO馬蒂亞斯·穆倫(Matthias Mueller)周四遭交通部傳喚,不過該發言人并未多加說明。大眾汽車并未回覆要求置評的電話。
東芝與西部數據因芯片業務出售摩擦 爭執難解決
因東芝拍賣芯片業務,西部數據與東芝發生摩擦。本周四,西部數據體現公司正在申請仲裁,西部數據認為東芝嚴重違約,東芝轉讓資產沒有解決違約問題。東芝是世界第二大NAND芯片制造商,它準備出售芯片部門,該業務估值至少180億美元,兩家公司在出售問題上僵持不下。東芝在日本西部建有一家芯片工廠,它是東芝的主要工廠,工廠由東芝與西部數據聯合運營。西部數據認為如果沒有本身的批準東芝不能出售芯片業務,它還要求獲得獨家談判權。
歐盟或因購物辦事壟斷案對谷歌處以百億美元巨額罰款
據路透社報道,兩名熟知內情的消息人士透露,歐盟反壟斷監管機構計劃在8月暑假到來以前對Alphabet旗下谷歌部門處以巨額罰款,原因是其購物辦事被指壟斷。歐盟委員會此前已對谷歌進行了長達7年的調查,該委員會即將作出的這種決定是由谷歌的美國和歐洲競爭對手所提出的大量投訴而觸發的。
酷派虧損42.10億港元 危機重重
5月31日晚,酷派集團發布了截至2016年12月31日止年度未經審核的業績,按照公告,2016年其營收約79.94億港元,比擬2015年146.68億港元減少了45.5%;公司全面虧損42.10億港元,但回顧2015年,公司盈利23.25億港元。這份財報原本應在本年3月底發布,兩次推遲后終于披露,現在酷派仍處于停牌階段。
順豐菜鳥“數據斷交”:每天影響百萬消費者
昨日,阿里旗下的菜鳥發布的《菜鳥關于順豐暫停物流數據接口的聲明》,讓順豐與菜鳥的矛盾公開化。菜鳥在聲明中稱,5月31日晚上6點,接到順豐發來的數據接口暫停告知。6月1日凌晨,順豐就關閉了自提柜的數據信息回傳。6月1日中午,順豐又進一步關閉了整個淘寶平臺物流信息的回傳。順豐方面隨即給出了差別的版本:菜鳥單方面于6月1日0點切斷豐巢信息接口。菜鳥之所以封殺順豐,背后原因是阿里方面希望順豐放棄使用騰訊云改用阿里云。騰訊云昨日在官微力挺順豐。(郭叢笑/鈦媒實習編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