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 2016 年世界互聯網發展烏鎮陳訴》預計,全球大數據市場規模將從 2015 年0. 14 萬億美元增至 2020 年1. 03 萬億美元。然而,數據屬權不明確,數據糾紛潛在風險逐漸增強,勢必阻礙數據要素流通,制約大數據產業發展。

2017 第三屆中國(貴陽)大數據交易高峰論壇 5 月 27 日開幕前夕傳來好消息,貴陽大數據交易所與中國政法大學戰略合作成立“中國政法大學仲裁大數據研究中心”,推進數據確權、數據仲裁研究,有望在數據確權、數據仲裁領域率先提出中國方案。
5 月 27 日,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時建中,將在本屆高峰論壇上圍繞大數據交易中的產權界定與法律風險頒發主題演講,從學理角度分析數據確權、數據仲裁的現狀與問題,展望相關研究的發展前景。
大數據是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已被“十三五”規劃提升為國家戰略。但是,目前規范數據市場交易秩序的數據產權制度尚不完善,導致數據擁有方擔心自身權益得不到保障,寧可閑置數據資源,也不參與數據交易,數據購買方也不敢基于多維數據開發大數據創新應用產品。
數據確權則針對差別來源、差別結構的數據,以法律形式明確其產權歸屬,有利于數據要素快速共享和流通,降低交易成本,鞭策數據整合,助理大數據領域“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促進大數據創新應用。

為此,貴陽大數據交易所已在 2016 年 4 月 24 日推出數據確權業務,已發展中信銀行、泰康人壽等 1000 多家交易會員,預計 2017 年年底交易流水將突破 2 億元,在手的交易框架協議金額突破 3 億元,數據交易模式得到了實踐的檢驗,數據交易日趨活躍。中國政法大學則是直屬于教育部,以法學為特色的重點高校。雙方的合作,將有利于發揮各自優勢,鞭策我國數據確權業務的規范化、制度化,為數據交易產業發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在大數據產業發展的過程中,數據糾紛開始逐漸增多,數據仲裁顯得尤為須要。大數據產業之外,仲裁作為解決民事爭議的重要方式之一,,涉及社會諸多領域,大數據仲裁有利于提升其公平公正與處理效率。
中國知網顯示,中國政法大學已將大數據納入研究范疇,頒發了 57 篇大數據相關主題論文,數量基本逐年增長。貴陽大數據交易所自成立至今,動態鏈入全國所有政府公開數據,已接入 200 多家優質數據源,可交易 30 大類型150PB的數據資源。基于此,雙方合作成立的研究中心,將共同探索數據仲裁,利用大數據支撐司法工作,助力我國智慧法院建設。
貴陽大數據交易所執行總裁王叁壽體現,雙方未來將依托研究中心,力推產學研一體化發展,穩步鞭策數據確權、數據仲裁研究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為我國數據要素有序流通提供強有力的制度保障,積極探索司法領域大數據創新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