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銀監會下發《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以來,銀行存管成為了P2P網貸行業的頭等大事。如今,距離監管大限不足 3 個月,P2P銀行存管形勢仍不容樂不雅觀。據不完統計,截至 2017 年 5 月 19 日,真正上線P2P銀行存管的平臺,只占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總數量的9.53%。業內遍及認為,隨著監管大限腳步的日漸迫近,未完成銀行存管的網貸平臺,必將失去最后的轉正機會。

“P2P銀行存管已進入最后的倒計時階段,網貸平臺完成救贖成敗在此一舉,”
深圳市人大常委經濟工委委員、深圳市互聯網金融商會會長、江西財經大學客座教授向雋體現,從時間上來看,接通P2P銀行存管的窗口期已經逼近,網貸平臺只有抓住最后的時機,順應合規發展的大趨勢,盡早上線銀行存管,才能破繭重生,邁入萬億級市場,如若掉以輕心、企圖蒙混過關,平臺必死無疑。
互聯網金融野蠻生長的發展,一定逃不脫監管的“扶正”,而在行業合規化深入推進之下,P2P網貸市場被進一步放大,也使得銀行、第三方支付以及中介垂涎欲滴。截至 2017 年 4 月底,P2P網貸行業歷史累計成交額已突破 5 萬億,貸款余額達到1. 3 萬億。面對這塊萬億“肥肉”,銀行已從開始的冷眼與不屑,到后來的瘋狂追逐紛紛開啟“綠燈”,態度經歷了 180 度大轉彎,不少銀行甚至把存管列為了戰略級業務,全力爭奪P2P銀行存管這塊大蛋糕。
而考慮到網貸平臺與銀行接通資金存管系統的實施周期長、遷移成本高,安適性要求高,銀行與平臺獨立開發成本高、難度大,國家在監管上同樣開了“綠燈”,明確了網貸平臺在接通銀行存管可以引入第三方技術辦事商,幫手網貸平臺快速對接銀行存管系統。例如,作為中國首批研發互聯網金融系統的先行者——迪蒙科技傾力打造的完全符合國家監管政策的P2P銀行存管解決方案,采用大銀行系統架構,,獨創原生代碼,具有專業性強、安適性高、不變性好、開發周期短等獨特優勢,為平臺快速精準匹配銀行存管,最快 30 天打通銀行存管系統。
目前,迪蒙科技()已為今來銀網(山鋼集團)、萬達聚富(萬達集團)、金投行(杭州市金融集團)、合金融(湖北省供銷合作總社)、賓客金投(賓客金融集團)、普惠金融(淮南市供銷社)等 80 多家 500 強金融平臺對接P2P銀行存管系統。同時,迪蒙科技也是全球首家使用安適理賠的系統供應商,最高賠付為 1 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