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以及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網絡已經逐漸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當中,并對企業的經營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面對市場的沖擊,傳統企業逐漸開始覺醒,但怎樣擁抱互聯網這個問題也深深的困擾著他們。和腳本之家一起學習一下吧。
張啟明老師發現過過不少這樣的案例。他們急于通過網絡營銷去解決企業的生存問題、去實現盈利。但往往讓他們預料不及的是,投入的大量資金都打水漂了。以下就來分享4條經驗,希望可以幫到那些正在試水網絡營銷的傳統企業。

一、明確擁抱互聯網到底意味著什么。
互聯網就像是一個放大鏡,讓企業打開了通往客戶的窗口。與傳統的門店吸引客流相比,互聯網就像給企業立了更多的指示牌,讓更多的用戶清楚如何找到企業。原來商家做完一個服務不管好與不好,傳播范圍相對比較小,但有了互聯網后,由于互聯網本身的扁平化和開放化,傳播范圍會充分放大,而且影響也會更長久。這就意味著,不論你的企業帶來的是正面的口碑效應,還是負面的口碑效應,都可以會被一傳十十傳百的讓眾人知道。
二、明確切入路徑,從消費者決策的角度來劃分。
生活服務類可以分為兩種:重決策和輕決策,典型的如家居、婚慶、裝修和教育培訓屬于重決策,而餐飲、美容、便民等屬于輕決策。從目前來看,用戶更習慣通過互聯網網站來輔助進行重決策消費,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用戶更習慣通過移動應用的相關服務進行輕決策消費。因此,應根據自身行業內消費者的決策習慣來選擇建設網站,還是開發APP,亦或者是兩者兼做,企業需要經過慎重的考慮,而不是迷迷糊糊的做了,但卻沒有產生任何實際的效益。
三、網絡建設不是建個網站就完事了。
盡管很多人都知道這是多么可笑的錯誤,但很多根深蒂固的企業老板仍然抱有這種思想。以為建網站就是找一個軟件外包團隊,花個一兩萬塊錢做個東西,基本上就算解決了。事實上在過去這些年來,網上存在著很多基本不更新或者很少更新的死網站,這些網站給商家不僅不會有正向作用,反而對潛在客戶有負面影響,就像是一個門店的玻璃從來不擦一樣。
四、多考慮一下擁抱互聯網有哪些選擇。
對于那些區域性很強的線下商家而言,其服務的地理范圍很有限,也不能很好的利用互聯網的規模化效應。網絡營銷培訓中你會發現除了企業的網站和APP外,我們還有更多的選擇。譬如開通博客,開展微博營銷,微信營銷等等。這都是一些可以觸網的方式。
張啟明老師提醒的是,雖然擁抱網絡營銷的時代已經來臨,但是企業也不可盲目行事。必須要理清產品的定位,網站的定位等一切先行的計劃,再結合行業特點和企業自身情況再出招也不遲,這樣才能把錢花在刀刃上。
轉載于:九口袋 http://www.hzjkd.net/yingxiao/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