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獵云網注:有人關閉創業公司的原因是因為公司里的技術大牛打架,但卻必不可少。Tiny4cocoa創始人郝培強給創業者分享從創業的每一步講解如何去尋找最合適的技術人員,試圖解決解決招人難的問題。本文轉自Tiny4Voice(微信號:tiny4voice)。
前兩天,一個小一年沒見的朋友約我一起喝茶聊天。他跟我差不多,剛剛把之前創業的公司close掉了。不同的是,他在close公司之前,有一個不錯的投資可以拿,但是還是放棄了。為啥呢?因為公司里面雇了幾個技術大牛,天天打得不可開交,離了他們事情還做不了,問題是,放在一起主要是在那里鬧,也做不好事情。折騰了1年多,代碼是堆了無數,但是業務根本沒做起來,一腦門子官司。
我說,我早就跟你說過不要找牛人,你記不得了。其實,我一直跟創業的朋友說,一開始不要找牛人,但是這樣的建議,可能比較反直覺,總是被當作耳旁風。所以,我想可能還是寫一篇文章仔細聊聊更好吧。
另外,最近有一篇文章,大意是最近經濟形勢下行,基本寒冬,很多公司倒閉程序員找不到工作。我的一個好友,就在文章下面回復了,那為啥我們公司還是招不到程序員呢?他們公司是目前一家如日中天的互聯網教育新貴,最近一直在大規模擴張,步子這么大招不到人也許正常。不過我想創過業的人都知道,其實不管你在哪個階段招人都是個難題。
我也希望在這個文章里面給大家一些思路,從創業的每一步講解,我們該怎么去尋找最合適的技術人員,試圖幫大家解決解決招人難的問題。
如何破解我們萬事俱備就差一個程序員
程序員論壇上,經常會出現這樣的帖子,大談自己在某個行業的積累,對某個行業的認識,然后說自己想做怎么養的一個石破天驚的項目,現在前景大好,自己背景深厚,有無數投資人看好,現在唯一的問題是苦于差一個程序員,沒錢雇,所以需要找一個合伙人,等等。
這樣的帖子不管文筆多好,不管逼格多高,不管情懷有幾層樓,大家的評論第一條,總是“又是就差一個程序員”。程序員們都是冷漠無情的人,都是看不懂情懷為何物的死理科男?當然不是。
為什么會這么冷漠的回復,是因為這樣的故事太多太多了,每天都在各種技術論壇上發生,很多人都有過跟這樣的人合作的經歷,結果是慘痛的,見多了,大家就有了免疫力,一看到這樣的帖子就覺得不靠譜。
為什么呢?曾經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天,雞和豬商量合伙做生意。雞說我們做火腿蛋怎么樣?豬轉身就要走。雞說,豬你怎么能這樣呢,合伙做生意,大家都有付出,你怎么就不肯呢。豬說,你損失個蛋不疼不癢的,每天你都可以再下一個新的。我呢,我腿就四根,少了一根就殘疾了。
創業也如此,你不能覺得程序員們冷漠,現在工作機會那么多,給誰寫代碼都有真金白銀的收入。你們說起什么都沒有,就差一個程序員,可是問題是,這樣的項目一開始真正付出的程序員啊。說起來是,業余做做無所謂,但是損失的是時間精力和機會成本啊。
很多人也許不同意我的看法,因為畢竟創業雞湯看多了,畢竟是看慣了那些振臂一呼云集響應的故事。劉關張不就是,什么都沒有,三個人跪在一起不就成了兄弟么。為什么關羽和張飛,沒有取笑劉備是“就差兩個會打架的”呢?原因很簡單,大多數人忽略了劉備的出身,劉備的出身就是他的無形資產。在當今時代,劉備靠這個出身就能融資融上500萬。
而你沒有辦法融到錢,自己也做不出來Demo,也忽悠不到程序員加盟,那搞不起來是活該的,罵世態炎涼也好,罵人間冷暖也罷,都是扯淡。
那有很多一輩子也有商業價值的開源軟件,為什么會有程序員加盟呢?跑去名利以外的東西,至少那些東西是跟某些程序員志同道合的。
所以,你一沒錢,二沒有共同理想,就幻想有人免費跟你一起吃苦,從頭干起?你能不能站穩了好好想想,就算有人肯加盟你,你有沒有心里面懷疑,這個人到底是不是有問題啊?
那該怎么辦呢?
其實,如果你找不到合適的程序員,最重要的還是把項目開展起來。有一本叫做精益創業Lean Startup,在中國超級火,幾乎談創業的場合都聽到過這本書。但是就我接觸來看,大多數人可能沒看過這本書,或者說看了這本書,根本不照這本書的方法去做。
精益創業的理論基礎是說創業是一個非常復雜的事情,你的產品的方方面面很難實現規劃好。如何才能做好呢。從一個最小可用產品出發,推向小規模的用戶市場,不斷驗證你的產品思路,然后在逐步投入更大的財力物力把通過真實用戶獲得信息和知識用在產品的優化上面。
我認為這是最好的創業方法論。因為創業和開一家普通公司最大的區別就是要面對巨大的未知,如果在對市場不充分了解的前提下就投入大量的資源很容易失敗。
我見過這樣的例子太多,某創業團隊的8-9個人從技術到產品都是當下的不二之選,但是做了兩年的產品還沒上線。這樣做事情就很難成功,這個項目后來在投資額還沒有用完的前提下,因為團隊成員長期看不到希望,而產生了爭執最后鬧翻,項目結束。
我還見過很多人跟我講他們遇到的問題。最常見的一種是,比如做一個打車應用,但是有4個分頁,不是因為有4種車型,而是打車一頁,會員一頁,聊天一頁,小游戲一頁。我說你除了打車以外的分頁都沒有用啊。他就說,光有打車下載量不夠,就開始堆功能,堆到今天堆了一堆功能,哪個都舍不得砍,幾萬用戶里面,因為什么功能下載的都有。這樣的創業就是進入了泥潭了,你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走,前進后退都看不到方向,不動又怕直接沉下去。
避免這些最好的辦法就是最小成本的出發,精益創業,能用多低的成本做出來最小可用產品就用多低的成本去做。
滴滴的故事
滴滴成功以后,有很多文章談過他們從外包開始去做,在很多文章里面,滴滴的創始人都把外包當做一個坑,一個陷阱去說,談他們后來花了多大的力氣去解決這個問題。但是實際上,你從時間線上去分析,你會發現他們從外包開始到拿到A輪300萬美金只花了三個月。
程維沒有技術背景,是非常常見的在早期會遇到什么都有,就缺一個程序員的問題的典型團隊。當時,這個團隊如果不去外包,而是堅持等著程序員到位的話,我相信現在根本沒有滴滴,因為滴滴,快的,uber等幾家的大戰里面,最重要的是時機和執行力,這幾家那個不是聚集了當下最牛的一群人。但是,最終的勝利來自于強大的執行力和快速的反應。
按照2012年9月份,他們找外包的時候國內技術市場的狀態,很可能他們找到合適的團隊的時間會花掉4-6個月。事實上滴滴的CTO張博也是在上線以后拿到A輪300萬美金前后加入滴滴的。高端技術人才有很多機會,在你完全弱小的時候,你也很難找到合適的人才。
當然,我也完全不認可只靠外包去創業,這樣的公司其實歷史上我們也見過不少。問題就出在互聯網創業是一個需求變化非常迅速的產業,我們的產品經常需要各種各樣的改進,長期依靠外包的企業,很難跟上環境的變化。
對難以吸引到合適程序員加盟的團隊,我的建議是,首先找一個相對靠譜的團隊外包。當然這里面要講一些細節。國內的外包失敗率非常之高,這固然跟外包行業從業人員的素質,行業水平有關。這也跟國內的發包方水平太低有關。創業企業要外包自己的初期產品,首先要做最小化定義,千萬不要指望外包出一個功能齊全,以后再也不需要修改的產品。
有道詞典的故事
這里可以提提我當年和網易有道的合作。當時網易有道詞典在J2me上已經有一定口碑了。但是,公司里面上百人沒有人做過iOS和Mac開發,他們覺得iOS市場前景很好,但是苦于沒有人來做,又不知道自己人從頭學到做出來會花多少時間。當時App Store內容還很好,隨便做個東西就可能被人追捧,有道不想錯過這個良機,我們中國人在手機上查字典的需求還是挺強烈的。
所以他們找到了我,給了我一個J2me版本的有道詞典源代碼和詞庫原始文件。他們設計一個非常簡單的詞典界面。

第一版的界面,夠簡單吧
這個項目除了我要把j2me版本的詞典讀取庫源代碼移植到iOS上去略麻煩以外,簡直沒有難度,只有兩頁。我想任何現在初學的iOS程序員也會覺得不寫詞典讀取庫的話,1天就可以搞定全部工作量吧。嗯,就這么簡單。我大概花了一個月的時間,然后,有道的技術人員確實不錯,他們在這個期間,學會了iOS開發,開始接手我的代碼,然后慢慢的開始發布各種改進版本,越來越漂亮,功能也越來越多。后來,有道詞典iOS版成為國內最流行的iOS App之一,長期占領App Store排行榜的前列。
春雨掌上醫生的CTO曾柏毅就是當年有道詞典跟我的接口人,上線以后,他最早負責有道詞典的維護和增強?,F在iOS屆聲望最高的猿題庫唐巧,當年也在有道詞典團隊工作過,我記得我跟唐巧認識以后,有一次還收到過唐巧的信,他說他在有道詞典的源代碼注釋里面看到我的簽名。
有道詞典iOS的方案我覺得就是很合理的。首先找人外包,同時自己培養或者尋找可以維護的程序員。然后在維護和改進的過程中,慢慢重構,自己的開發人員在這個過程中也會變得越來越成熟。
創業最重要的是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出適合的產品。用精益創業的方法,從最小可用產品出發是缺乏技術力量的團隊最好的選擇。
李笑來的故事
當然也有一些其他的例子,比如我的好友李笑來。他其實認識不少程序員,包括我和霍炬,可惜在他創業的時候,我們也都各自在創業。如果我不創業的話,跟隨李笑來創業一定是我的首要選擇。因為他眼光好,執行力強,多次創業成功。但是這樣的人也往往會在項目的初期遇到,什么都搞好了,就差一個程序員。有一些項目他采取的方案就是自學寫程序,自己寫出的第一個版本。
李笑來的例子可能不是每個人都能學的,不過我希望表達的是,在創業初始最重要的是做出來一個最小可用產品。而不是等待一個完美的技術團隊,然后才開始做事情,那樣往往是黃花菜都涼了,而且什么是完美的團隊,在沒有產品之前是無法評估的。
本文為轉載,轉載請注意真實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