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對農資的依賴性越來越強,農資行業可謂迎來了春天。可是農資市場目前供大于求,競爭激烈。如何在能在農資營銷中獲勝呢?今天小編就接著裝大師,來給大家說說!
農資營銷的終端為種植者,種植者又分為兩種:傳統經營模式下的散戶,和以土地集約制為發展趨勢的大農戶,而且很長一段時間,受制于中國特殊的國情,散戶與大農戶并存的時代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也正是因為有太多散戶的存在,國內農資行業未能像其他產業一樣形成巨頭高度壟斷的機制(從全球范圍內講,六大跨國公司已經壟斷了約全球80%的市場份額,國內市場進口公司農資市場份額約30%),國內企業在艱難著野蠻生長!隨著安全與環保提升到國家戰略層次的時候,農資企業的冬天真的來臨了:兼并、重組、上市、停產、倒閉......潮水已去,才能看見誰在裸泳!
通過現象看本質,農資行業最為本質的需求不是由廠家、業務人員、渠道商決定的,而是農資產品的最終消費終端--種植者決定的。對于絕大多數種植者來講,作物的收益值決定了其一年家庭收入的主要部分,作物收益值的穩定性很多時候又與作物種類有關系!收益值的高低基本決定于產量的高低;另外一類作為,我們可稱之為經濟作物,如葡萄、蘋果、柑橘、蔬菜、香蕉、三七、玫瑰花、獼猴桃、芒果等,采購價波動十分大,種植的收益指也隨之波動較大,于是一些自嘲似的成語孕育而生,如“姜你軍”,“蒜你狠”,“葡匐前進”,“番來覆去”,“滾瓜爛熟”等!經濟作物農產品的收益指不僅僅與產量有關,更關鍵的在于品質。
當農產品價格低迷的時候,首當其沖的當屬農資產品,因為地租是一般是固定要支出的,種子是不可避免的,農膜和化肥也是少不了,最后就苦了農藥,沒辦法只能少投入了!

那么種植者到底需求什么樣的農資產品呢?
1、安全性高的產品
安全是種植者對農資產品最為基礎和本質的要求, 安全性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產品本身正確使用情況下是安全的,第二:種植者使用方式是正確的,兩者缺一不可;對于生產商來講,產品的登記就很重要,對于經營者來講,產品的示范推廣也很重要,這也是為什么跨國公司產品在證件很普通的情況下能成為行業標桿大品。跨國公司農資產品在走的路:擴大登記范圍,堅持走推廣路線。
2、質量靠得住的產品
如果說安全是前提,那么產品質量將是根本!因為掌握核心科技,格力在空調行業做到了老大;蘋果手機為什么能賺取手機行業近90%的利潤,除了IOS系統流暢性與娛樂性更優秀外,主要與其品控較好也是密不可分的!為什么機場里面的衛浴設備大部分為TOTO品牌,經久耐用或許是最好的答案!以阿克白為例,僅僅是50%烯酰嗎啉WP25克包裝的,半包的效果往往比國內一線廠家80%含量10克效果要更好,歸根到底,還是企業有核心技術,老百姓說好才是真的好,質量好的產品核心目的是能解決種植者的問題!
3、價值高的產品
價格和價值是兩種概念,價格低不一定價值低,價格高也不一定價值高!價格是商品表面的屬性,價值是商品內涵延伸的屬性!對于農資產品來講,價值體現在作物產量更高、品質更好,當投入與產出比值越來越小時,價值就體現的更高!質量好的藥打一次20元/畝,持效期能在15天,質量差的藥,打一次10元/畝,持效期只有7天,那么種植者需要多打一遍藥,有時候人工的成本往往比藥的成本更高!
那么,未來農資營銷究竟應該怎樣做才能打動農戶呢?

未來農資營銷的四大要領!
1、為農戶服務是根本
長期來,農資經銷商考慮多的是自己經營業務利益的最大化,市場情況變化,競爭對手增多,作為經銷商不妨展望一下自身價值與農戶價值共同成長的局面。
站在農戶的角度,為農戶著想,替農戶算算細賬,這是追求雙方價值共同成長的正確思維。如果說經銷商熟悉農資的使用技術,多介紹一些適銷對口的農資產品,多為農民算算細賬,如何減少他們生產中費時費力造成的成本增加,建立互信機制,受益的無疑是農戶和經銷商了。
2、具有敢于自曝“缺陷”的思維
當然,在農資經銷中,誠信是至關重要的,但在營銷過程中,經銷商不妨大膽自曝“缺陷”,實事求是的向農民介紹各種農資的性能和使用中的注意事項,特別是當一種新的農藥和化肥面市后,不能總是賣瓜的說瓜甜,應在技術上指導農民,并告之使用者新產品的優勢和不足之外,共同為農民選擇對口的農資產品,而不要一味地只考慮自身的營銷利潤。
這樣做當然既增加了自己的誠信度,同時也拉近了與農戶之間的距離,以便招來更多的“回頭客”。
3、換位思考,“引導”農民的思維
時下,農資價格上漲,當很多農戶購買農資都是貨比三家,抱有“試探”、“打聽”的想法時,經銷商應不必性急,設身處地站在農民的角度上,不要硬性地去推銷自己的農資產品。
而是應該主動地去了解過來農民農資的使用情況,讓他們談感受,并對農資使用中出現的一些情況和問題,共同談看法,找到其中的共性進而取得農民的信任,多向農民介紹一些新產品的使用性能,并盡量提供一些選擇的余地,而不應只去談什么優惠,而應多介紹一些農民使用后的效果和增產增收的對比事例,只有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客戶,也可以進一步擴大自身的營銷陣地。
4、改變等客上門的思維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人們早以擯棄“柜臺服務,等客上門”的單一模式。例如,有的經銷商與科技示范戶,種糧種棉大戶建立了長期的供貨關系,并進行農資售后的跟蹤調查服務,廣泛地聽取他們的意見,長期的合作,創造了雙贏的局面。取而代之的是主動營銷,上門營銷。
現在,一些大的化肥農藥生產廠家,通過一些中間經銷商,在農村開展的農資試驗示范,已收到了良好的社會反響,他們手把手教農民使用技術,進行大田對比試驗,讓農民看得見、摸得著,受到農民的歡迎。
很多種植大戶和生產企業建立了良好的供需關系,或通過中間營銷商,或通過種田大戶的致富能人,以團購的方式,集體采購各種農資,農民以集體大客戶的優勢,可以從農資供應商那里獲得價格上的優惠,既可以節省開支,還避免了購買偽劣農資的后顧之憂,經銷商則可擴大銷售領域,從薄利多銷中受益,對雙方都是一件大好事。

農資人必學4大農資營銷模式
1、套餐式服務模式
隨著種植大戶的越來越多,套餐式銷售比前幾年好做多了,這樣的套餐式的服務對農戶來說是他們真正需求的,因為這樣的套餐確實解決了他們的病蟲害防治。在土地集約比較快的池區,這樣的套餐式可能會發展的很好。
2、方案式服務模式
如果農民追肥出了問題,那么經銷商就開始調整農民的施肥方法,井且還附帶告訴農民如何除草等,然后跟農戶簽訂合同去保證糧食的增收。
3、專業合作社
有一個案例!在合作社里,有一合作社員把棚租給農民種,種什么怎么種都統一管理,并且請技術人員專門指導,最后統一運到客戶手里。現在他的蔬菜種植大棚成為南京一個重要的“菜籃子”,更重要得是他最后得到了政府的支持。
4、完全解決方案
大家都知道,中國有兩千多個供港基地,有個經銷商是專門做供港基地的農殘不超標的,他跟些種植大戶承諾:你用我的農藥化肥,我保證殘留不超標,超標了我賠付,目前他這個做的也非常的不錯。
農資行業還是很有發展前景的,只要我們肯下功夫,一定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營銷之路,一擊制勝。以上幾點均是小編從各個微信公眾號搜羅過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在此也特別感謝文章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