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營銷的兩個前提是延長消費周期和形成消費閉環。汽車行業整體面臨銷售周期縮短的窘境。人們雖然還不至于像換手機那么頻繁地換車,但隨著信息爆炸,車型井噴,消費者一輩子只忠于一個品牌的好日子一去不復返了。市場活躍對整個汽車行業來說或許是好事,但品牌之間卻要承受更多的競爭壓力。所以,無論是車企、經銷商、汽車電商還是后市場,都在冥思苦想如何能夠整合營銷,讓消費者在自家地盤拉長消費周期,形成消費閉環。終于有一天,互聯網思維讓車老板們開了竅,照貓畫虎,計上心頭。
延長周期,捆綁用戶賣服務
賣車不是一錘子買賣。消費者從拿到車鑰匙的那一刻開始,就進入了汽車后市場的消費周期。汽車產業要做的,就是積極尋找一切可能的 " 售后商機 ",爭取在 4 到 5 年的周期中捆綁住屬于自己的用戶:
在裝飾、保養、維護、改裝等硬招式用盡之后,互聯網企業們 " 賣服務 " 的軟刀子就派上了用場。各大廠商紛紛把互聯網的各項服務整合到汽車上,推出各自的汽車云服務。這些云服務整合了導航、娛樂、社交、防疲勞,甚至自動駕駛。它們讓車主盡量輕松愉快的同時,也對服務本身產生欲罷不能地依賴。這樣,用戶在 5 年的周期里會一直和企業保持關聯,同時企業也可以獲得用戶的最新信息,5 年后,用戶換車時,首先會考慮曾經為其提供過服務的企業。
目前,谷歌、蘋果、百度、阿里等互聯網巨頭都與汽車廠商有云服務合作。照這個勢頭發展下去,或許未來的汽車會變成這個樣子:你發動你的汽車,系統提示," 尊貴的鉆石用戶您好,根據您上次的使用記錄,系統已經將座椅調成躺臥模式,全景天窗已開啟,車窗簾全部關閉,音樂助興節目將在這段 15 秒的廣告后啟動,如需升級系統請掃描屏幕下方的二維碼,祝您駕乘愉快。"
消費閉環,平臺布局先卡位
在 " 閉環 " 這個說法之前有個類似的說法,叫 " 一站式消費 ",簡單說就是讓消費者的錢都花在同一個商家身上。汽車行業想形成閉環,最理想的模式就是把造車、賣車、貸款、后市場、云服務、二手車,整合到同一個廠商旗下。為達到這個目的,我們需要互聯網企業常掛在嘴邊的 " 布局和卡位 "。
汽車廠商一方面建設車聯網和云服務,另一方面也在建設直銷渠道。預計 2015 年,直銷銷量將占汽車總銷量的 10% 以上。而汽車電商,以易車為代表,除了和廠商經銷商合作,用惠買車、易車惠吸引新用戶之外,也布局了汽車金融平臺和二手車汽車市場,今年 1 月,易車旗下互聯網汽車金融公司易鑫資本獲得易車、騰訊與京東共計 25 億元投資。此外,易車還開始撬動包括預約保養、洗車、代駕等在內的汽車后市場服務,覆蓋用戶買車、用車、換車的汽車消費閉環,方便用戶享受一站式汽車電商服務。而互聯網巨頭阿里今年也宣布成立了汽車事業部,同時出擊汽車電商、汽車服務和云系統三個戰場。這其中的合縱連橫和兼并重組蔚為繚亂,未來的競爭和碾壓也會十分慘烈。然而,閉環能夠降低單項服務成本,提高整體利潤,也難怪廠商們趨之若鶩。
附加題,周期和閉環的普世意義
汽車的周期性和閉環模式對其他行業也有借鑒意義。如果一個商業有消費周期性,那么,我們最好把它的全周期都控制起來,而不是在每次周期開始的時候為重新獲取用戶支付更高的成本。同時,用整合營銷的方式打造一個銷售閉環,對降低成本,提高總體利潤也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