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寧波仕達實業有限公司,很多員工穿著統一的迷彩服在上班;而在董事長忻仕軍的辦公室,只見辦公桌正上方,赫然掛著他自己的同款迷彩服正裝照,顯得魁梧、瀟灑,與現實中的身材相若。
打造一個軍事化管理團隊
說起公司的軍事化特色管理,忻仕軍說他雖然沒真正穿過一天軍裝,但出身于軍人家庭,自幼受當過兵、曾任人武部部長的父親影響,向他灌輸部隊的生活與氛圍,久而久之就愛上了軍人這個形象。他一直認為世界上最優秀的管理在軍隊”,當企業真正吸取了軍事化管理的精髓,才具備一個強大團隊的凝聚力與意志。
為此,他建立了企業武裝部,辦公室、會議室都按軍營模式布置,并且給全體員工下發了專門設計的軍用迷彩式工作服……
在創立寧波仕達實業有限公司之前,忻仕軍曾是一家大集體企業的車間主任。1994年,不甘心做一輩子打工族的忻仕軍,在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大潮引領下,下定決心要下海創辦自己的實業。于是,寧波仕達應運而生。
隨著企業的不斷成長、壯大,忻仕軍的軍人情懷也隨之舒展:他要在企業植入軍事化管理體系、實施軍事化管理模式,讓自己的企業成為一個有戰斗力的團隊……他的這個夢想在2008年終于成真,在上級相關部門的大力扶持與領導下,寧波仕達實業有限公司民兵武裝部正式成立,作為董事長的忻仕軍也多了一個身份:企業武裝部部長。
為了讓全體員工擁有良好的軍容風紀,忻仕軍首先從服裝著手,自己親自參與設計了軍裝型企業工作服:公司的胸章標明了每個員工的工號,左臂的臂章顯示每個職工的崗位級別。每年定期、不定期的軍訓、拉練是公司必不可少的活動。忻仕軍說,戰場和商場都有競爭性,對于企業來講,就要一個有戰斗力的團隊。近年來,公司發展勢頭強勁,銷售量連年翻番,自2010年總銷售額突破億元以來,連續4年保持億元以上,這在慢回彈海綿生產這一窄行業”中實屬難得。
部隊軍事化管理中,最精髓的部分在于軍魂的塑造,因為軍魂才是支撐軍隊戰斗力的脊梁。忻仕軍塑造的軍魂”就是企業文化”。為營造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每年定期安排4-5天進行全員軍事訓練,請上級人武部門派專職教官進行專業訓練,管理人員除定期訓練外,還要視工作生產情況不定期舉行;公司配備了健身房、乒乓球室、籃球場等活動場所,工作之余,還經常開展一系列文體活動,如爬山、燒烤、籃球賽、聯歡晚會等,豐富員工的業余生活。
此外,公司本著學習與擁軍愛民的思想,與駐甬部隊某部及海軍東海艦隊某驅逐艦支隊及雷達部隊建立長期學習聯絡關系,先后多次向部隊官兵捐獻了一批單兵記憶枕頭床墊,以支持國家的國防事業。
瞄上了交通安全
在忻仕軍的倡導下,2012年5月20日,仕達實業舉行了一次開文明車,走文明路”的倡議活動。活動以公司工會的名義發起,要求公司全體員工以身作則,從自己做起,文明出行。呼吁甚至影響自己的家人、親戚、朋友和鄰居,樹立文明交通意識,關愛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做文明交通的倡導者、實踐者和守護者。此舉是民營企業自覺參與城市交通文明的代表,得到了當地主流媒體競相報道,也得到了區、市兩級交警部門的大力支持與贊譽。
公司為此出臺了一系列管理規則:公司員工所乘駕的電動自行車,每年的車輛保險費用均由公司統一支付;員工所屬的超標電動自行車,一律更換成符合綠色標準的電動自行車,公司給予每人500元的補貼;企業工會專門設立交通安全標兵獎,給予全年無交通違規記錄的員工每人600元的獎勵;公司每天安[0.00%]排工會干部、辦公室管理人員到廠區門口以及附近的交通要道進行監督檢查,凡發現本公司員工上下班有騎車帶人、逆向行駛等行為,當場登記違紀人員名單,再拿到公司宣傳欄上張貼。每天上午10點半,違紀員工自覺交出20元的罰款上繳公司,用于獎勵一年來其他交通方面表現良好的員工。
此外,忻仕軍還親自設計了印有公司標識的電動自行車管理牌,要求公司管理人員按照編號粘貼在員工所乘駕的電動自行車上,便于內部統一管理。他還親自跑到有交警執勤的路口,請求對方在執法過程中,凡發現貼有公司標識的電動自行車,除了正常處罰外,還要把處罰人員名單通報給公司,便于公司進行二次經濟懲罰。
經過這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管理舉措,幾年下來,習慣成自然,公司員工再也沒有發生過一起因騎行電動自行車引發的交通事故。
交通安全事關家家戶戶。”忻仕軍說,做企業,不能只顧埋頭掙錢,也要肩負社會責任,對員工及家人的身心安全負責;只有把員工及家人的身心安頓好,員工才能安心工作,為企業、為社會創造更多財富與價值……”
一名優秀企業家的社會視野
忻仕軍是鄞州區16屆人大代表。在任期間,以膽子大、點子多、眼光獨到著稱,曾先后提出有關城市公共交通、醫療、教育、衛生、環境等內容高質量提案數十件,受到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被譽為提案高產戶。
他在一個有關域區重點交通設施兩側留用土地綠化帶保養維護提案中說,目前,鄞州區各條主干道以及途經鄞州的高速公路、鐵路等兩側留用土地面積相當大,且種植的綠化作物以觀賞性植物為主,造成每年的綠化維護費用相當高,建議今后政府可在留用土地上種值水果等各類經濟植物,包租給當地農戶,由農民管理,這樣,既可減少政府支出,又能增加農民收入,實現經濟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今年4月,浙江省委常委、寧波市委書記劉奇在鄞州調研時,與一批民營企業家進行現場座談。忻仕軍一口氣提了綜合性中心醫院向市郊遷移以緩解市中心交通壓力”三江水治理”關于統一設立寧波企業異地投資經濟技術開發區”以及當前小微企業轉型升級面臨的難題與困境”等4條建議,受到劉奇高度肯定與贊賞,當場表示將安排相關部門與他對接,進行提案可行性研究與探討。
關于市中心綜合性醫院向市郊遷移”,忻仕軍認為,一方面,市中心綜合性大型醫院場地小、床位緊,百姓就醫難問題日益凸顯,新一輪擴張已迫在眉睫;另一方面,市中心寸土寸金,醫院擴建無地,增加床位無望;而大量的就醫及陪護人員進出市區加劇了市中心交通壓力……忻仕軍說,借助新的城市外擴規劃,中心醫院逐步外遷市郊,可以有效地解決或緩解上述難題。
關于統一設立寧波企業異地投資經濟技術開發區。”忻仕軍說,目前許多寧波企業(老板)有對外投資、異地擴張意愿,有的已先行一步,在市外、省外乃至海外投資,拓展新的利潤增長點,但在異地真正能夠存活并健康成長的企業并不多,其中大多數已處于瀕危”倒閉”狀態,研究分析,其中最主要原因:
1、水土不服”:許多地方來甬招商引資時拍胸口、說大話,一旦引進成真、企業開業,說過的話隨即成過眼煙云,協作與政策性優惠措施成一句空話;
2、當地各級管理部門理念落后、思維老化、效率低下,經濟服務不到位,導致企業生產經營中遇到的難題長期得不到解決、制約企業正常經營、信心受挫……針對諸多問題,忻仕軍認為,政府出面并作為管理方在區域與環境、地理優勢突出地區統一建一個寧波經濟技術投資開發園區”,然后由寧波企業在園區內共同開發、投資,可以有效規避上述難題,理順企業與政府間溝通渠道,使得對外擴張企業能夠在正常有序的環境里健康發展、成長,一定會得到許多寧波企業的推崇與響應……
員工、企業與社會,不是一個簡單的三角關系,而是一個互為因果的利益共同體。”在忻仕軍看來,一個企業家唯有心懷員工,放眼社會,才能在市場經濟洶涌的大潮中找到自己正確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