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些情況下,我們需要通過網絡遠程喚醒PC機以方便我們的操作,特別是那些網管們,誰也不想在兩個相聚有一段舉例的主機之間來來回回。下面就詳細講解一下網絡喚醒功能。當然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操作只能是針對局域網,因為廣播的喚醒數據包不可能跨越路由器,除非該路由器設置不攔截局域網廣播數據包。當然某些遠程喚醒軟件不在這里的談論范圍之內。
一,怎樣實現網絡喚醒開機
如果用戶想通過網絡喚醒一臺指定的計算機,首先需要知道能標識該計算機的身份號。由于被喚醒的計算機處于關機狀態,也就沒有了IP地址和計算機名字,惟一能標識其身份的只有內部網卡的物理地址,即MAC地址,該地址是惟一的,而且每塊網卡的MAC地址均不相同。
當用戶知道被喚醒的計算機MAC地址后,通過另外一臺計算機執行相應的軟件,向網絡上發出含有該地址的特殊數據包(數據包是通過廣播的形式發送的,一般現在的路由器都會屏蔽局域網的廣播數據報,所有網絡喚醒功能也只能是在局域網中能用)。此時,被喚醒的計算機雖然處于關機狀態,但是其內部網卡控制芯片通過專用連線所送來的電流(注意這里起主要作用的還是這個網卡),仍然可以接收和處理網絡上的數據包。因此控制芯片通過檢查數據包內的MAC地址,就可確認自己就是該數據包的收件者,然后通過專用連線發出開機信號(必須為ATX電源),通知主板開機啟動。
二,硬件需求
應用網絡喚醒開機功能必須要有相應的硬件支持才可使用。
首先要有主板支持。現在,新一代的主板大都支持網絡喚醒功能,而且在主板上都有一個三腳插座,它一般在PCI插槽附近,旁邊標注“WOL”。
其次必須要有網卡支持。這類網卡在主板上比一般的網卡多了一個三腳插座,并且通常還附帶一條專用的三芯連接線,該線是用來連接主板和網卡之間的三腳插座。
最后還必須要使用ATX電源,而且其+5V Standby電流必須比較大,根據Intel的建議,它需要在600mA以上。該電流的大小可以從電源外部標識中的+5VSB欄里查到。
需要說明的是,某些主板上已經集成了具有網絡喚醒功能的網卡,所以也就沒有什么三腳插座,更不需要專用的三芯連線。
三,軟件需求
為了喚醒網絡上的計算機,用戶必須發出一種數據包,該數據包的格式與普通數據包不同,而且還必須使用相應的專用軟件才能產生。當前比較普遍采用的是AMD公司制作的Magic Packet 1.0,這套軟件可以生成網絡喚醒所需要的特殊數據包。該數據包包含有連續6個字節的“FF”和連續重復16次的MAC地址。Magic Packet 1.0雖然只是AMD公司開發推廣的一項技術,并非業界公認的標準,但是仍受到很多網卡制造商的支持,因此許多具有網絡喚醒功能的網卡都能與之兼容
四,具體操作步驟(要設置網卡和主板都開啟網絡喚醒功能)
首先,設置網卡。在windows系統中,設備管理器----網絡適配器----網卡屬性----關機網絡喚醒(ENABLE) WAKE ON LAN SHUTDOWN (ENABLE)
這是設置網卡支持網絡喚醒,還要在BIOS中設置主板支持網絡喚醒。

此項不激活,關機后網線在交換機接口信號燈就不亮(只有亮燈了證明網卡處在監聽狀態),燈不亮,累死你也無法用網絡喚醒,注意這個設置.
再次,設置主板BIOS。大多數集成網卡都能實現網絡喚醒功能,不過需要事先進入BIOS中開啟網絡喚醒功能,不同主板的設置不一樣,以VIA主板為例,在BIOS中找到“OnBoard LAN”選項,將它設成“Enabled”。同時將“POWER MANAGEMENT SETUP(電源管理設置)”下的“Power On by LAN/Ring”選項設為“Enabled”,最后將“Wake On LAN(網絡喚醒)”選項設置為“Enabled”,設置好后保存退出。
最后,在系統DOS命令提示符窗口輸入ipconfig /all命令,以獲得網卡的物理地址,其中Physical Address”為目標計算機上網卡的物理地址,而“IP Address”為目標計算機的IP地址。
接著在單位的電腦上運行Magic Packet網絡喚醒軟件
(http://download.enet.com.cn/html/010062001052902.html),在主界面的“Magic packets”菜單下選擇“Power On One Host”選項,然后在“Destination Ethernet Address”下填入所要喚醒的計算機MAC地址,在“IP Broadcast Address“下輸入所要喚醒的計算機的IP地址,
最后單擊“Send”按鈕即可開始喚醒目標計算機,被喚醒的電腦會自動啟動。
針對學校機房、網吧等局域網內計算機數量較多的網絡來說,進行遠程的統一開關電腦是網管們比較喜歡的管理方式。本文作者老黑,長期工作于學校各大機房之間,對遠程開關機積累了相當豐富的實踐經驗,所以撰寫此文投予本欄目,希望能給讀者們一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