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人工智能學會主辦的2019全球人工智能技術大會(2019GAITC)在南京召開,匯聚了全球智能科技領域頂尖專家學者,容聯CTO許志強受邀出席人工智能賦能新金融時代論壇并發表演講,聚焦通訊AI在金融行業的創新和應用。
容聯CTO許志強
金融從規模驅動邁入科技驅動,向智能化演進
回顧和展忘金融行業,許志強從不同角度闡釋了行業驅動力的變化和演變方向,他在演講中表示,從國家戰略角度來看,國家戰略規劃上高度重視,早在2017年央行成立了金融科技委員會,從頂層架構上對金融科技進行統籌規劃和研究,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寫入了智能+,這也是第三年人工智能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里面。
市場角度來看,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金融行業的發展靠規模驅動,隨著網絡發展的普惠,規模化增長越來越難,這個時候業務就得靠一些新的技術去驅動,就像一棵樹上好摘的果子都被摘掉了,這個時候必須通過技術手段觸達那些不好摘的果子,深挖服務不到的客戶。
金融科技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第一階段是銀行業信息化,以前銀行是沒有銀行卡,只有存折,后來有了自動柜員機,可以辦理一些自助服務,2002年把工行數據做了一個大集中,在那以后通存業務普及起來。這一階段稱為銀行信息化,通過計算機系統解決處理銀行的核心業務。
第二個階段是互聯網的興起,大大拓展了用戶服務渠道,以前所有業務都需要去網點辦,互聯網把這個業務大大拓展了。互聯網移動化變成移動互聯網,以前還得打開電腦上網操作,現在手機隨時掏出來就可以使用金融服務。
在現階段進入了智慧金融時代,源于AI技術的不斷成熟,包括計算機視覺,可代替人眼睛進行識別。語音,ASR代表人耳朵能力,TTS代表嘴巴的能力。最最難的是NLP,AI技術皇冠上的明珠,相當于人的大腦。這些技術的不斷成熟讓人工智能在金融行業落地場景越來越豐富,諸如智能風控、智能營銷、智能理賠、智能客服等等,只有技術和場景結合起來,走向商業,才能算真正落地了。
構建AI通訊中臺 打造Connector連接人、場景、數據
剛才講了有那么多場景,那容聯在做什么?容聯在2014年早期創業時致力于通訊云服務,我們提供的是通訊PaaS能力和SaaS服務,在2017年開始聚焦通訊智能化,我們構建起了通訊AI的中臺,以AI結合呼叫中心CC和統一通訊UC用于金融行業的標準化能力輸出,打造智能聯絡和協同中心,賦能金融場景,包括客服、營銷、催收、協同運營等。
容聯對智能聯絡中心的定義跟傳統的聯絡中心不一樣,以前呼叫中心以電話語音為主,現在增加了各種渠道,可以通過網頁、APP訪問,又改成了叫做聯絡中心,我們對新的智能聯絡中心定義是,所有跟終端用戶交互都稱之為聯絡。舉個例子,當你打開手機銀行APP那一刻已經在開始聯絡,這個時候AI就發揮了它的作用,人工智能幫你分析畫像,分析客戶數據,完成理解匹配,進行個性化、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的千人千面推薦,最后通過語音、文本的機器人或者人工客服跟進,完成精準營銷,形成閉環,我覺得這才是一個大的智能聯絡中心一個概念,許志強表示。
除了在識別、語音、理解上的AI中臺技術,容聯還打造了AI Connector,一個AI連接器,能夠將客戶現有呼叫中心、聯絡中心和AI服務連接起來,協助客戶將現有IVR平臺快速轉換為語音機器人(呼入/呼出),充分保護客戶投資;集中存儲客戶交互數據,包括語料、文本、理解結果等,提供統一的管理查詢;幫助快速對接主流AI語音引擎,實現多廠商AI集群的容錯/冗余連接/訓練。
所以不管容聯是在通訊云服務階段還是AI時代也好,首先把人連接起來,再通過AI把人跟數據跟場景、應用連接起來,然后把連接的這些數據通過不同的應用展現出來,最終形態就是一個金融的智能服務中心,不斷提高服務廣度和深度,最終幫助金融企業摘掉那些不好摘的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