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這五年,強冷天氣”席卷全球,但地處內陸的長壽開放熱流涌動:
十二五”期間,全區外貿進出口年均遞增超2億美元 ,預計將突破51億美元大關,比十一五”增長7倍;實際利用外資年均增長3738萬美元,預計突破20億美元,比十一五”增長7倍;實際利用內資年均增長8.6億元,預計859億元,比十一五”增長3.9倍。
十二五”這五年,長壽以全球視野,在更高層次、更寬領域、更廣范圍上配置要素資源,成為城市發展新區乃至全市對外開放的一支主力軍。
借大勢
順勢而為,事半功倍;逆勢而上,事倍功半。
十二五”以來,長壽巧借世界、國內、全市宏觀大勢,搶抓開放機遇,發揮大園區、大產業、大項目的優勢以及重化工高地的全球聚合效應,讓長壽的資源稟賦產生了良性的化學反應,建成了一個又一個國內一流、世界領先的產業集群。
區投資促進局局長華一兵介紹,五年來全區共引進項目678個,合同引資額2875億元,實際到位資金1215億元。其中,工業實現合同引資超1800億元,一批國內乃至全球的龍頭企業加盟長壽工業集群,攜手打造全市工業高地;農業實現合同引資51億元,為我區農業板塊建成全市第一批國家級農業產業示范基地提供了重要保障;旅游產業實現了合同引資超過160億元,助推打造天賜長壽湖、菩提長壽山、濱江長壽谷三個百億級旅游工程”。
強產業
今年10月23日,總投資額達103億元的光纖產業項目正式簽約。這是繼天然氣化工、石油化工、化工新材料新能源、鋼鐵、裝備制造等五大產業集群之后,長壽又一百億級產業的引擎。
電子信息項目的引進,加速我區新興產業多點支撐格局形成。十二五”期間,我區從產業發展的源頭——聚商選資上做足文章,謀求轉型升級的突破,并確定了工業引資補鏈長肉”兩大重點:圍繞MDI一體化項目,狠抓聚氨酯上下游產業鏈招商;延伸重鋼等存量企業產業鏈,加快推進汽車零配件等裝備制造產業發展,培育新的產業增長點。
農業方面,著力構建產加銷鏈條,重點引進肉食品、奶制品、水果深加工企業,提升農副產品的附加價值;旅游產業引進企業進行了長壽湖、菩提山等景區的打造,目前長壽湖和菩提長壽古鎮已經成為國家4A級景區,并晉級全市十大旅游度假區;房地產業方面,引進碧桂園、金科、保利、藍光等商貿和房地產企業,提升了老百姓的生活品質、居住條件。
走出去
2013年,長壽民企——重慶方德房地產開發公司投資、開發老撾萬象市拉薩翁廣場項目。這是長壽第一家本土民營企業首次走出國門跨境投資。
十二五”期間,長壽一手拓寬引進來”的層次和領域,一手鼓勵企業大膽走出去”,在更寬、更高的平臺上參與競爭合作,提升長壽對外開放水平和質量。
十二五”以來,我區出口主體迅速擴大,目前全區擁有進出口經營權的企業75家,是十一五”期末的3倍。截止目前,我區進出口過千萬美元的企業達7家。與此同時,全區外向型企業的綜合實力、開放力度也全面提升:博騰制藥、福安藥業成功上市;17家外貿企業首次實現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結算金額超過6億元;長壽被國家商務部評為全市唯一的國家西藥產業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范基地”。
十二五”期間,我區發展服務外包企業17家,離岸服務外包產業實現了從無到有的,年均增長1200萬美元,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預計完成2.3億美元,走在了全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