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獲悉,我市首次將梅梁湖中間約13平方公里的水草打撈服務外包,目前有4家企業參與了招投標。這有助于破解太湖水草、藍藻打撈人員老齡化,后續打撈力量難保障的困境。”市水利局人士說。今后還將以此為基礎,將藍藻打撈服務也推向市場。
近日,濱湖區蠡園街道沿太湖喇叭口”打撈點,三名打撈人員分別站在岸邊和兩只打撈船上,不停地將帶圓兜的木桿伸進湖里,撈起綠色的水草扔到船頭。兩只打撈船頭已分別堆著二三十厘米高的水草。這水草啊是好東西,每年2-4月迅速生長,生長過程中可吸附大量氨氮,但暑天時大量死亡,若不及時撈出,就會釋放大量氨氮,污染水體。”該街道水利站副站長王玉春說。以前湖水里水草很少,這幾年水環境改善了,水草也多了起來。該街道50名藍藻打撈人員也就多了項工作——打撈水草。
去年我市水草大規模打撈量達4萬多噸,今年估計不會少。”市水利局人士說。從巡查情況看,水草長勢不輸去年,目前有些長得高的水草已有2米多了。
由于太湖沿岸水位淺,3月中旬開始,蠡園街道打撈人員就開始逐步打撈浮出水面的水草了。目前一天打撈量近50噸。4月20日左右,水草進入大面積打撈時期。打撈人員老陳說,那時會比較緊張,有時一夜之間水草就能冒出來好多,緊急時他們要24小時作業。
目前打撈人員年齡多在60歲左右,體力有限,年輕人不愿干,水草、藍藻打撈又都在暑天,作業安全也令人擔憂。”市水利局藍藻治理辦公室人士說。由此,我市今年開始實行水草打撈服務外包。中標企業將負責水草收割、打撈、運輸至指定堆場處置。市水利局、財政局等對其作業質量進行考核。企業須在作業區域內將水草全部打撈,打撈的水草不低于平均0.08萬噸/平方公里,才能通過考核,取得服務費用。業內人士認為,通過市場化運作吸引有能力的人來從事打撈服務,也是政府提高效能的表現。據悉,這些水草打撈上來后將通過堆肥、發酵后,作為基肥提供給農戶。(小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