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印發了《國務院關于促進服務外包產業加快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未來我國服務外包產業將以拓展國際國內市場為導向,圍繞培育競爭新優勢和營造良好發展環境,著力激發企業創新動力和市場活力,在培育競爭優勢、強化政策措施、健全服務保障等方面開展相關工作,使服務外包產業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近日,國務院印發了《國務院關于促進服務外包產業加快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充分顯示了黨中央、國務院對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高度重視。
為促進服務外包加快發展
指明了方向
2014年,我國服務外包合同金額和執行金額分別為1072.1億美元和813.4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2.2%和27.4%。其中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合同金額和執行金額分別為718.3億美元和559.2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5.1%和23.1%;截至2014年年底,我國服務外包從業人員607.2萬人,其中大學(含大專)以上學歷404.7萬人,占從業人員總數的66.7%。數據表明,服務外包產業為穩增長、調結構、促就業”作出了重要貢獻。與此同時,服務外包產業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一些問題,亟須從國家宏觀政策層面給予引導和支持,本次《意見》的出臺可謂正當其時,指導意義重大。
《意見》提出,要堅持改革創新,加快發展高技術、高附加值服務外包產業,推動從主要依靠低成本競爭向更多以智力投入取勝轉變,這為加快服務外包產業升級指明方向。兼顧現在與未來、速度與質量、規模與結構,《意見》明確提出了我國服務外包發展的近期和中遠期目標,今后三年,我國國際服務外包業務規模年均增長25%以上,產業結構優化,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業務比重增加;到2020年,實現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協調發展,規模顯著擴大,結構顯著優化,競爭力顯著提高。因此,從發展目標來看,《意見》不僅是要解決當前服務外包產業發展所面臨的現實問題,更是對長遠發展作出了科學謀劃,是新常態下指導我國服務外包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對推動中國服務”再上新臺階、走向全世界具有里程碑意義。
凸顯全面性、創新性和可操作性
把服務外包產業作為一個系統工程來考慮,全面布局服務外包產業發展體系,是本次《意見》的一大鮮明特點。《意見》系統部署了我國服務外包產業加快發展的戰略方向、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工作機制、推進模式、時間進度,并在頂層設計、體制機制創新、保障政策措施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新的突破,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十分突出。
改革創新成為服務外包產業加快發展的新動力。中國經濟正處于整體轉型升級的大趨勢下,服務外包產業面臨匯率上升、知識產權保護、歐美業務回流等問題,企業傳統的勞動力驅動模式難以為繼,創新驅動已成為大勢所趨。就服務外包企業現狀而言,目前處于外部創新機制不健全、內部創新研發投入不足的兩難境地。因此,只有從根本上破解產業存在的機制性矛盾,才能實現服務外包創新驅動的目標。《意見》對市場機制、人才培養機制、走出去”機制、財稅支持機制、投融資機制、企業信用機制等六方面的創新提出了具體要求,真正把改革創新作為驅動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從而提高服務外包企業自我發展的造血”功能。
統籌協調,分類指導,強化可操作性。我國發展服務外包的城市數量眾多、分布廣泛,但發展階段大不相同,發展水平差距較大。2014年,全國24個省(直轄市、自治區)、113個城市發展了服務外包產業,但東、中、西部城市發展水平差異較明顯,具體表現為東部地區規模大,產業價值鏈逐步走向高端,增速逐步放緩;西部地區規模小,價值鏈相對低端,增速快。由于不同地區面臨的實際情況不同,因此產業發展方向、階段目標、重點任務、政策措施需因地制宜,有所區別。為此,《意見》結合各地區的實際情況,統籌協調,強調深入挖掘各地區自身潛力和優勢,突出重點,分步實施,這為各個地區的差異化發展提供了足夠的彈性空間,也提高了《意見》的可操作性。
構筑了完善的政策及服務保障體系
立足當前,重在長效針對國際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共性問題和難點問題,《意見》提出建立多層次的新型政策保障體系。具體來看,對于國際服務外包產業有序發展的共性問題,強化規劃的引領作用,《意見》要求,制定《中國國際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同時還要將服務外包產業集聚區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納入十三五”相關規劃,這對加強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頂層設計具有重要意義。針對服務外包企業走出去”的渠道等難點問題,《意見》要求結合實施走出去”戰略和對外援助,綜合運用貿易、出口信貸、對外投資合作和對外援助等多種措施,支持有條件的服務外包企業走出去”。對于國際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保障問題,要加強統計分析體系建設和完善服務外包的法律體系,旨在建立長效機制,有利于服務外包產業的長期健康發展。
政策普惠,讓利減負推動稅收政策普惠是《意見》支持產業發展的有力保障。從《意見》的內容看,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實現試行國際服務外包增值稅零稅率或免稅政策;二是服務外包示范城市數量從當前的21個增加至31個;三是擴大對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減按15%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對其職工教育經費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的8%部分實行稅前扣除的稅收優惠政策實施范圍。這些優惠政策對促進服務外包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未來將有更多的市場主體尤其是服務外包城市和技術先進型企業直接受惠。
提升便利化水平,力促中國服務走出去”隨著一帶一路”、中國—東盟自貿區、中非合作等走出去”戰略的穩步推進,中國服務外包企業迎來走出去”的黃金時期。在走出去”的同時,服務外包企業對跨境金融服務的需求將大幅增加。《意見》提出要拓寬服務外包企業投融資渠道、創新適應服務外包特點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加大政策性金融機構的支持力度、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規模和覆蓋面等金融服務,這將為企業走出去”提供全方位、全過程的專業化金融服務方案,為中國服務走出去”提供金融保障。
《意見》從簡化審批手續、創新海關監管模式、推廣服務外包境外投資外匯管理改革試點三個方面來實現企業實施國際化戰略的便利化,提升參與全球價值鏈的廣度和深度。這種全局性的改革工作對各級政府和部門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卻把中國服務走出去”的便利措施落在實處,彰顯樹立中國服務”品牌的決心和提振企業走出去”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