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進入商務部業務統計和管理系統的服務外包企業共有332家,從業人員10萬人。2013年,服務外包接包合同執行金額10.25億美元,同比增長47.44%;其中離岸執行金額5.02億美元,同比增長29.12%。”
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合肥市副市長陳曉波信手拈來的一組數據,合肥服務外包現狀清晰可見。
近年來,憑借良好的自然環境和便利的區位交通,以及科教實力雄厚,人力資源豐富,商務成本較低,投資環境優良等綜合優勢,為合肥包括服務外包在內的現代服務業的加速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承載力和推動力。
陳曉波表示,面對國內外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合肥市委、市政府堅持重視服務外包產業發展不動搖,按照提質擴量、優化結構、轉型升級的發展思路,大力推進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建設。
合肥市副市長 陳曉波
我們的目標是,將合肥打造成具有鮮明特色和國內一流水平的服務外包示范城市。”陳曉波說。
中國服務·合肥特色”
《服務外包》: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兩會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發展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從國家層面對服務外包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面對國際國內新形勢,合肥如何部署和發展服務外包?
陳曉波:2013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促進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復函》(國辦函〔2013〕33號);5月,李克強總理在第二屆京交會暨全球服務論壇北京峰會上,強調要擴大服務貿易規模,拓展服務業外包”。今年3月,李克強總理在任內的首次工作報告中,再次強調要發展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特別是5月14日,在國務院常務工作會議上,李克強總理提出鼓勵服務外包”。可見,國務院是從戰略的高度重視和推動服務外包產業發展。
合肥市作為全國21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之一,一直以來高度重視服務外包產業發展。今后幾年,將是合肥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重要黃金機遇期,迫切需要我們主動順應全球產業結構由工業型經濟”向服務型經濟”轉型的趨勢,搶抓國際服務業轉移和國內服務外包產業迅速發展的戰略機遇,繼續把發展服務外包產業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重要抓手,以政策引導、項目帶動、創新推動,形成產業發展的長效推進機制,促進合肥服務外包產業跨越式發展,將合肥打造成具有鮮明特色和國內一流水平的服務外包示范城市。
通過依托合肥人力資源豐富、區位交通便利、商務成本低廉、投資環境優良、自然環境優美等綜合優勢,著力建設一個城市、四個中心”。即著力打造具有鮮明特色和國內一流水平的服務外包示范城市,重點建設金融后臺服務中心”、呼叫中心”、共享服務中心”和電子商務服務中心”等4個中心,促進產業集聚,打響中國服務、合肥特色”的城市品牌。
合肥將立足于國內外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特點,立足于合肥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發展升級,立足于打通服務外包產業鏈上下游,重點發展以下七個領域:金融服務外包、信息技術外包(含動漫網游)、電子商務外包、呼叫中心、共享服務中心、人力資源外包、研發設計外包等,加快形成一批知識價值高、市場前景廣、產業帶動明顯的服務外包特色領域。力爭到2020年,全市服務外包年執行金額超過60億美元,年均增長率在30%以上。
調結構、轉方式的重要途徑
《服務外包》:服務外包作為一種新興業態,對于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發揮重要作用。多年來,合肥市大力發展服務外包,在您看來,發展服務外包產業為合肥市的經濟發展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陳曉波:服務外包產業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都市產業的主要業態,是調結構、轉方式的重要途徑,是發揮科教產業優勢,推動開放型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它以知識為主要生產要素,科技含量高,是完全符合科學發展觀、真正意義上的綠色產業。
多年來合肥在推動示范城市建設方面的實踐經驗告訴我們,大力發展服務外包,對經濟發展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積極作用。
一是有利于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發展服務外包能推動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發展,促進以制造業為主的工業經濟向知識聚集性的服務經濟轉變,提高合肥服務業占GDP的比重,優化產業結構。十二五”以來,我市服務外包產業年均增速在40%左右,拉動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1.4%。
二是有利于引導外資流向和提高外資質量。發展服務外包是吸收外商投資的新方式,有利于培育吸收外商投資的新增長點,提高吸收外商投資的質量。目前UPS已在肥設立其全球共享服務中心,思科在肥設立其研發分中心,泰瑞達在肥設立了檢測中心,藝龍旅行網在肥設立其全國最大的運營中心。
三是有利于創造就業崗位,增加大學生就業。服務外包業是智力密集型的現代服務業,主要以智力投入和產出為主,吸納更多高素質人才就業,發展服務外包不僅有助于增加新的就業機會,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而且有利于全面培養國際化高素質人才,優化勞動力知識結構,進一步提高我市自主創新能力。目前合肥已有服務外包從業人員10萬余人,絕大部分是大學畢業生。
四是有利于節能環保,發展綠色經濟。服務外包具有污染低、能耗小,更為綠色環保的特點,據專業機構測算,服務外包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是來料加工制造業的20倍,能耗卻只有其20%,被譽為經濟發展的綠色引擎。
規模擴大、結構優化
《服務外包》:受制于復雜的國內外經濟環境,近兩年,很多地方的服務外包企業已出現經營困難和轉型的趨勢,但合肥服務外包產業的增長依舊強勁。原因何在?
陳曉波:近年來,面對國內外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合肥市委、市政府堅持重視服務外包產業發展不動搖,按照提質擴量、優化結構、轉型升級的發展思路,大力推進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建設,措施包括: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合肥市委、市政府把加快發展服務外包產業擺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并成立了市促進服務外包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統籌協調全市服務外包產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
二是加大政策支持。現已形成國家、省、市、園區四級促進政策體系,并不斷加大支持力度,自2008年以來,僅市級財政就兌現政策資金近1億元。
三是壯大市場主體。在著力培育科大國創、易商數碼、易德人力、科大訊飛等本土企業的同時,大力引進國際領先、國內領軍的龍頭企業。以UPS、藝龍網、聯發科技、思科、順豐等為代表的一大批知名企業落戶合肥。
四是強化載體建設。各區域結合工業園區轉型升級、商務樓宇改造提升,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及配套功能,規劃建設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服務外包產業園,促進產業聚集發展,全市已有6個省級園區,其中3個國家級園區,并形成以軟件研發、動漫網游、呼叫中心、電子商務外包、金融后臺服務等5大領域為特色的服務外包產業集群。
五是推進平臺建設。通過與中國服務外包研究中心合作,在肥建設國際研發服務外包創新平臺”,搶占服務外包KPO領域的制高點。與國家服務外包人力資源研究院合作,在肥建設中國服務外包人才基石工程”中部中心,打造中部服務外包人才高地。
全市服務外包產業規模逐步擴大、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整體呈現出健康、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目前,全市共有服務外包企業332家,從業人員10萬人。
謀劃跨越式”
《服務外包》:近年來,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等科技新領域的突破,在成為服務外包發展新動力的同時,亦成為擴展服務外包產業邊界的推動力量。如何抓住機遇實現跨越式發展,合肥有哪些設想?
陳曉波:當前,合肥服務外包產業規模已達到10億美元量級,邁入了新的發展階段。新一輪科技革命中涌現出的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等新技術,不斷催生出服務外包領域新的服務模式、運作模式和業務模式,帶來廣闊的市場空間。同時,合肥正在加速承接來自東部沿海地區服務外包產業的梯度轉移,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迎來難得的機遇。
如何抓住機遇實現跨越式發展,是合肥當前服務外包產業發展中的一個重要課題,我們有以下初步想法:
一是加大對研發創新的支持力度。鼓勵服務外包企業在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等新興領域加大研發投入,大膽開展創新,為此,合肥市在支持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政策中,通過設立政府投資引導基金,實行財政支持獎勵資金借轉補”等,由事后支持向事前、事中支持轉變,切實降低企業創新風險,促進在新興領域研發創新的有效投資。
二是加大對高端人才的引進力度。新技術人才、復合型人才及專家級人才,是新技術革命條件下服務外包行業發展的關鍵。為此,合肥市擬通過營造良好創業氛圍、和諧人居環境等,加大人才培養和引進的力度,并依托中科大海外校友資源,鼓勵海外學子歸來創業,把國際前沿技術和理念,海外人脈資源等帶到合肥,在服務外包領域大展拳腳。
三是加大對在岸市場的培育力度。巨大的國內市場是我國相較印度在發展服務外包產業上的優勢,培育和挖掘市場,能夠不斷提升我市企業的交付經驗、手段和質量,一方面通過推動全市各行政事業單位、在肥國有大中型企業將非核心、事務性的業務剝離出來,外包給專業公司,進一步擴大在岸市場,提升企業服務能力;另一方面通過鼓勵合肥市企業與海外企業的合作,以國內市場換海外訂單和行業前沿技術能力,可以有效的支持服務外包企業的轉型發展。
堅持三個基本理念
《服務外包》:如何提高城市吸引力和價值,成為城市主政者迫切需要考慮的問題。到目前,合肥為打造服務外包品牌價值做了哪些努力?
陳曉波:合肥在打造城市服務外包品牌方面堅持三個基本理念:
一是產城一體化”的理念。以主城區標準建設外包園區,實現產業功能、城市功能和生態功能無縫融合。一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水、電、氣、熱、通訊網絡與道路建設同步,軌道交通、BRT快速公交和普通公交四通八達。二是完善生活設施配套。園區周邊酒店、商業、學校、醫院、文化、體育休閑、居住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
二是產業規模化”的理念。以資源集中、要素聚集、龍頭帶動的方式,通過引進重點領域的標桿企業,加快產業鏈集聚,實現規模效應的快速提升,在激烈競爭中搶占先機。
三是內部差異化”的理念。在全市統一規劃前提下,鼓勵各園區走差異化發展之路,通過明確產業分工協作,實現要素最優配置,達到城市內部的差異發展與合作共贏目的。如濱湖新區重點發展金融后臺服務,高新區重點發展動漫網游、軟件研發服務外包,蜀山國際電子商務產業園重點發展電子商務外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