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蘇州舉辦的中國服務外包創新發展投資促進年會上,業內人士指出,面對外部市場形勢的變化以及內部成本壓力不斷上漲的挑戰,中國服務外包產業的比較優勢已經開始由低成本簡單服務向研發設計和整合服務轉化。如期實現上述目標還須在去同質化、轉型創新上尋求突圍之策。
去年此時,第一次來蘇州參加中國服務外包創新發展投資促進年會的周杰正為如何進一步接包擴容煞費苦心。1年后,在中國服務外包產業轉型大勢之下,該公司的業務已開始向物聯網與中高端研發設計等細分市場滲透。變化之快足見我服務外包業發展空間之廣、競爭壓力之大。
在市場競爭的壓力下,周杰坦言,企業必須走自主創新之路,向產業鏈高階邁進。就此問題,參加第二屆蘇州服務外包發展促進年會的業內人士也透露,中國服務外包產業的比較優勢已經開始由低成本簡單服務向具有優勢的研發設計和整合服務轉化。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改革進程中,人力成本上升、同質化競爭激烈等問題是我國服務外包業發展面臨的現實困境,還須在商業、管理模式等方面著手,以期在創新與轉型問題上尋求突破。
自主創新躍階
本屆服務外包發展創新年會吸引了如微軟、IBM、國家電網、徐工集團等眾多業內龍頭企業。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市場越發嚴格的要求與激烈的競爭下,雖然有陣痛,但很多企業能夠見招拆招,在機制轉型、自主創新方面取得了成效。
對于期待開拓海外市場的國內外包企業而言,海輝軟件集團走在了人前,但未能在成本上漲等大眾問題”中脫身。該集團總裁馮明剛指出,海輝員工總數8000余人,其中1000名員工遍布美國、日本、新加坡以及歐洲,85%以上的業務來自于歐美、日本等海外客戶。
與大陸地區75%的接包業務來自國內的平均值相比,該數字已讓人艷羨。但馮明剛坦言,海輝正面臨人力成本激增的困擾。為解決這一問題,企業開始向提供咨詢服務、發展中高端研發等方面尋求突破。去年,海輝已在美國投資了一家咨詢公司,擴大了歐美與日本本地員工的供應量,力求以提高自身的服務能力解決發展中的問題。
就中國服務外包企業向產業鏈高階轉移這一議題,中國服務外包研究中心主任騫芳莉在本屆年會上指出,面對外部市場形勢的變化以及內部成本壓力不斷上漲的挑戰,中國服務外包產業的比較優勢已開始由低成本簡單服務向具有優勢的研發設計和整合服務轉化,產業創新將成為中國服務外包產業繼續向高端延伸的必由之路,未來服務外包企業將在利用新技術,加快商業模式和產業和業務領域創新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服務外包也很可能出現創新活動與產業升級相互動的嶄新局面。
就如何利用外部資源和服務來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沈陽飛機工業有限公司信息部主任鄭漢生提供了一個范例。鄭漢生談到,目前,中國民機已經由轉包生產升級到參與核心設計。他舉例說,加拿大正在研制一種C系列飛機,該類型飛機非常先進,競爭力較強。沈飛積極與對方對接并達成合作,負責尾錐、艙門的設計,已進入核心層面,該設計在國際上也處于領先水平。當然,飛機設計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小批量多品種,其工藝、設計包括流程都非常復雜,信息化的支撐是至關重要的。”鄭漢生補充說。
中國外貿轉型升級亦為中國服務外包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機遇。國家發改委外經所張燕生也談到,伴隨中國外貿產業的轉型升級,不論在深度還是廣度上,人們對服務外包業的要求都將躍上一個新的臺階,市場將更加細分。
在國家政策層面,發展信息服務(IT)服務外包亦有優惠機制可循。在本次年會上,中國軟件行業協會理事長、原國家工信部軟件服務業司司長趙小凡介紹說,兩會之后,國家有部門制定了振興軟件業的新綱要。除了國務院發布的18號文件中的一些國家級優惠政策,在減免稅收等層面,軟件企業將繼續享受更多的政策優惠。
周杰也坦言,雖然在接發包能力上不能與大型企業媲美,但周杰所在公司已經進一步加大了研發投入與人才引進的力度。目前,該公司也拓展了一些中高端細分市場。
尋求差異化競爭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服務外包業雖然踏上了轉型升級之路,但仍有陣痛襲來。傳統的賣人頭時代正在遭受成本激增的沖擊,城市內外的同質化競爭情形并未得到改善。南京大學計算機系教授潘金貴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服務外包企業轉型升級過程中,人才是最為關鍵的問題之一。但人才流失的現象仍然屢見不鮮。”潘金貴指出,技術性人才的培養需要在實踐的過程中完成,企業為之付出的成本是較高的。”
周杰也向本報記者坦言,在服務外包市場,員工的選擇非常之多,他們常常為了幾百元的工資增值而選擇跳槽。高端人才難尋,中低端人才易流失,這是個困局。”周杰說。
人才難留問題與中國服務外包企業同質化競爭較為激烈相關。潘金貴說,就發展某一特定服務外包產業,很多城市與企業并沒有切實結合自身優勢而做,盲目跟風之嫌較大。
參會期間,法國擔保基金公司首席信息官里昂內爾向記者坦言,中國服務外包業發展態勢總體向好,潛力巨大,但仍有不少企業沒有給自己找準定位,盲目地認為自己可以為很多行業接包,殊不知,明確自身優勢,并與對方業務發展的真實需要相對接是十分重要的。但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不得以解決,便難言做好服務外包。”
資料顯示,對比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較好的全國25個城市,有超過9成城市將軟件和信息技術外包作為首選和重點產業,6成城市發展動漫和創意產業,發展金融后臺和工業設計的也有60%。還有近3成選擇了醫藥研發、呼叫中心、數據處理等,而人力資源、財務、電子商務外包等比例較低。
業內人士認為,尋求差異化競爭是解決之道。潘金貴指出,目前,蘇州工業園區匯聚著不少全球500強企業,周邊物流、交通、科研等相關體系亦相對完善,這是促進企業尋求差異化競爭的優勢條件。企業不必一味盲目跟風競爭較為激烈的行業。在物流、咨詢、生物醫藥、清潔能源等行業與細分領域,亦有廣闊發展空間。
來自澳大利亞門托斯(portus)集團的蒂莫西就向本報記者坦言,與中國合作,他更看重清潔能源與風電農業等領域,中國市場潛力較大,但應根據各自優勢尋找切入點。
目前,蘇州市離岸服務外包業務總量已經占據中國大陸的8.5%,已經位居全國第一方陣。就發展差異化競爭,江蘇省蘇州市代市長周乃翔也有感言。在本屆年會上,周乃翔指出,蘇州將進一步打造中國服務·蘇州創新”的服務外包品牌,力求在生物醫藥研發外包、金融服務后臺服務、動漫創意、物流與供應鏈、檢驗檢測、云計算領域、物聯網、跨國公司共享服務中心領域尋求突破。
潘金貴則補充指出,在尋求差異化的同時,如結合經營與管理模式的創新,將更有益于企業在競爭中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