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記者從市商務局獲悉,根據上月印發的《2011年度嘉興市級推進開放型經濟轉型發展的政策意見》,我市服務外包園區、企業和人才將獲得財政資金的進一步扶持。
給示范園區注入活力
服務外包示范園區是我市發展服務外包的主要平臺,目前我市5個省級示范園區已集聚上百家服務外包企業,形成了一定的產業規模。《政策意見》鼓勵有條件的服務外包示范園區申報國家級、省級、市級服務外包示范園區。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市級服務外包示范園區,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100萬元、50萬元、20萬元。每年對市級以上(含市級)服務外包示范園區進行考核,對考核列前三名的園區分別予以獎勵。
《政策意見》同時鼓勵服務外包示范園區建設公共服務平臺。對運作正常的公共服務平臺(公共信息平臺、公共技術平臺、公共培訓平臺),當年購置大型設備和專業軟件供入駐企業使用的,給予其實際投資額20%的補助,最高補助200萬元。
對引進國內外知名服務外包企業和培訓機構,政策也給予了重點傾斜。對園區和單位每引進一家注冊資金在500萬元以上的服務外包企業,給予注冊資金5%的一次性工作經費獎勵,最高獎勵100萬元;引進一家國際知名的服務外包培訓機構,給予一次性獎勵工作經費5萬元。
為企業主體增強動力
企業是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主體,在扶持企業主體方面,《政策意見》也給出了明確的信號:對設立的承接離岸外包業務占30%以上、注冊資金在500萬元以上且正常經營1年以上的服務外包企業,按其實際到位資本5%給予一次性獎勵,最高獎勵100萬元。
產業集聚才能形成產業規模。為了鼓勵我市服務外包做大做強,《政策意見》對當年服務外包業務額50萬美元至2000萬美元及以上的企業,根據其較上年不同增幅給予不同程度的獎勵。對在嘉興納稅的年度營業收入首次超過5000萬元、1億元、3億元的服務外包企業,經核準后分別給予企業經營團隊20萬元、50萬元和80萬元獎勵。
為支持離岸服務外包發展,新設立的服務外包企業自成立之日起5年內(已經設立的企業從本意見實施之日起5年內)可憑外包合同和相關出口證明,對其離岸服務外包業務實現的營業稅、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予以全額返還;對服務外包企業當年離岸外包業務每1萬美元獎勵3000元。
用選才聚智強化腦力
我市提出大力發展服務外包產業以來,一直致力于營造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軟環境,其中一項目標就是打造長三角服務外包人才實訓中心。這對于缺乏人才支撐的嘉興而言,頗具現實意義。《政策意見》也希冀通過財政杠桿提升嘉興對服務外包人才的吸引力,從而推動我市服務外包人才培訓機構建設,加快服務外包人才隊伍建設。
具體而言,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市級服務外包培訓機構,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30萬元、20萬元、10萬元。對服務外包人才培訓機構培訓的從事服務外包業務的人才(大專以上學歷),經服務外包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考核合格,并與服務外包企業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給予培訓機構每人500元的資金補助。
另外,對服務外包企業當年新錄用應屆大學畢業生(大專以上學歷)從事服務外包工作、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并實際進行培訓的,給予企業每人最高4500元的培訓費用補助。若培訓費由個人支付的,企業應將補助發放到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