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屆中國軟交會以綠色IT、智能應用”為主題,國內外的廠商和各界代表將圍繞低碳社會、綠色經濟發展趨勢以及軟件服務為產業升級、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等話題展開討論。在大會中海關總署副署長孫毅彪做了精彩的演講。
海關總署副署長孫毅彪在2011第九屆中國國際軟件和信息服務交易會上表示:第一,我國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遇到難得的發展機遇。我國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經過10年快速的發展,產業的規模不斷擴大,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不斷增強。2010年,我國軟件信息服務外包產業增長達到了35.2%,產業規模也已經突破了2750億元,僅大連去年全市軟件和服務外包企業超過900多家,從業人員超過8萬人,銷售收入也達到506億元,增速達到50.1%??梢灶A見,未來中國的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將繼續快速的發展,同時正面臨四大發展機遇:一是國際產業轉移的內涵和領域不斷擴展,跨國公司研發等科技服務外包都將成為新一輪產業轉移和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力量,其中將中國等新興經濟體轉移是主要的方向,為我國軟件和信息服務外包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國際產業發展的空間;二是我國十二五”規劃提出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要實現工業社會向服務社會轉型,低端加工制造向高端服務產業延伸,發展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的高端服務業是未來產業調整的重點領域。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也成為我國吸引外資投向高端服務業的信心;三是國家高度重視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措施,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四是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已形成了一批具有較強研發實力、管理能力、服務能力的企業,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產業人才,具備了參與更大范圍、更高層次國際競爭的實力,為將來的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中國海關支持我國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中國海關一直高度重視和支持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近年來,我們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大力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部署,從海關的職業角度出發,積極主動的開展工作,會同相關部委出臺了一系列支持和促進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配套政策措施。一是認真落實政策,營造便捷通關環境,為了落實國家關于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推動我國軟件產業的提升和集成電路的發展,海關總署會同有關部委出臺了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有關稅收政策,為解決軟件服務外包企業進口相關貨物的非稅進口和便捷通關等問題,我們會同有關部委聯合出臺了《關于軟件出口有關問題的通知》,受到了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企業的普遍歡迎。目前,海關對于軟件和信息服務外包產業進出口貨物已經初步形成了較為完備的管理,從服務外包保稅監管模式外,企業可以根據需求,自身的情況和貨物的準備,自主的選擇一般貿易、減免稅貨物等多種方式進行通關。二是創新海關監管模式,促進國際服務外包快速發展,為服務外包產業的快速發展,海關總署結合地方政府的企業,積極保稅監管的模式,啟動開展了技術閑心型服務企業國際服務外包進口實施,制訂了海關的監管措施對技術先進性對外包的優惠政策按,這項措施增強了技術先進性的治理得到了企業的好評,目前這項措施以與201年3月服務外包示范城市,使更多的企業享受政策帶來的好處。保稅監管模式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三是不斷的探索研究支持中小企業快速成長,技術閑心型服務外包企業保稅監管政策推出以后,我們針對產業培育和孵化的需求,海關總署又委托大連海關前期課題研究和監管模式設計的基礎上,在服務外包企業積聚的大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搭建幾種保稅模式的創新實驗載體,大連高新區服務外包保稅研發中心,目前大連高新區保稅研發測試中心已經開始運行,試運行效果良好,有效的促進了大連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
回顧過去十年,我國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展望未來發展的前景,十分廣闊,目前,我們正在積極的與商務部等有關部委和有關省市,更好的促進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有關問題進行進一步的探索,下一步海關總署將繼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結合我國的國情、產業發展需求和國際的先進經驗,不斷的改革創新海關管理措施,完善海關配套監管制度,主動的探索研究這一新興產業的發展規律和運作特點,創造更好的政策措施和便捷的通關環境,支持和促進我國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實現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和中國服務的轉型,為促進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發展方式轉變,作出我們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