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韜調研認為,中國服務外包園區已經開始從初級建設階段向成長階段發展,其發展有以下五種模式:
一 核心稟賦模式:利用核心稟賦作為園區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帶動產業發展。
如中關村軟件園利用首都的品牌,人才等優勢,以創新—培育為核心的發展模式;浦東軟件園利用上海經濟中心和國際化城市地位的跨國—總部”發展模式;西安軟件園利用西安的人才和成本優勢的人工密集型BPO產業發展模式;廈門軟件園利用面向臺灣的兩岸合作”模式等。
二 前店后場模式:依托中心城市,以城市群分工為核心的帶動產業發展。
如天津高新區依托京津城市一體化,提出北京企業的后臺運營中心的發展思路;深圳利用香港資源,提出深港聯動的服務外包發展模式等。
三 區域中心模式:利用所在城市的區域中心地位,形成區域綜合性外包聚焦。
許多省會城市的外包園區,例如,長沙岳麓軟件園,南昌高新區,濟南齊魯軟件園等都是如此。
四 垂直行業模式:專注于具備相對競爭優勢的垂直行業,形成專業化園區。
如花僑國際商務城的金融外包,揚州的江蘇服務外包產業基地定位于呼叫總新產業中國聲谷”;大慶外包園定位于石油行業的外包服務等。
五 城市戰略模式:園區是城市戰略的實施主體,城市—園區一體化發展路徑。
外包產業同時是所在城市的發展戰略行業,例如大連軟件園,無錫ITO”park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