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中國服務外包國際論壇暨《中國服務外包發展報告2009》出版發行會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上海校區舉行。商務部部長助理王超和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沙海林分別代表商務部、上海市政府致辭。本次論壇就全球服務外包市場現狀與趨勢”、服務模式創新”與來自世界500強CIO的呼聲”等前沿話題進行了深入討論與分析。論壇共吸引了300多名業內人士參加。本次論壇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外資司、上海市商務委員會主辦;中國服務外包研究中心、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浦東新區商務委員會金橋出口加工區管理委員會承辦;中歐服務外包同學會、金橋出口加工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博思商通國際外包咨詢中心協辦。
《中國服務外包發展報告2009》白皮書在本次論壇上正式出版發行。商務部外資司騫芳莉副司長表示,從2007年起,商務部已連續三年發布《中國服務外包發展報告2009》,是一部內容豐富、數據詳實、國內最具權威的服務外包研究報告。王超部長助理表示,《中國服務外包發展報告》已經逐步成為國內外各界朋友了解全球和中國服務外包產業發展情況、中國承接服務外包能力的權威報告。白皮書是在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稅務總局等部門指導下,在國家服務外包研究中心、企業界、學術界、地方政府和研究機構等共同努力下完成的。
服務外包成為吸納大學生就業重要渠道
商務部部長助理王超致辭時指出,當前,中國服務外包產業迅猛發展。2009年,全年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合同執行金額同比增長152%,超過100億美元。服務外包產業成為吸納大學生就業的重要渠道,8000多家服務外包企業新增就業70萬人,其中新增大學畢業生近50萬人,占全國同期大學生就業人數的約12%。服務外包的快速發展為我國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完成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戰略目標發揮了重要作用,并成為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途徑。
金融危機并沒有削弱上海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勢頭,并且在后危機時代迅猛崛起。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沙海林在會上透露,根據統計,在2009年上海服務外包合同金額17.62億美元,同比增長20.8%,其中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金額10.36億美元,同比增長20.3%。今年1-5月,上海服務外包合同金額7.04億美元,同比增長2.03倍。他還表示,上海市正在加快制定上海服務外包十二五發展規劃,重點聚焦金融、生物醫藥研發、人力資源、國際航運服務,文化與創意等重點領域。
新政與新增
朱曉明院長表示,中國服務外包行業發展非常快,中國離岸服務外包產業從2008年的46.9億美元增長至2009年的100.9億美元,據中國服務外包研究中心預測,2010年還將增長40%至140億美元。外包新政(國務院2010年69號文)從多個方面帶來外包產業的新增預期。
朱曉明說,新政”是指國務院69號文,而后新政”是69號文的配套實施細則。他在演講中提出了后新政”實施細則的設計建議,將離岸外包政策部分或全部延伸到在岸金融外包、物聯網、云計算等相關服務外包領域。物聯網將是全球信息通信行業又一個萬億元級別產業,云計算,將是未來3-5年最值得期待的技術革命,物聯網與云計算將帶來又一個千億元級別的服務外包產業,包括ITO、BPO、KPO等等。”
朱曉明給在座的服務外包企業給出了具體的建議,希望他們能夠自主創新,向服務外包價值鏈兩端進軍,提供系統解決方案和端到端服務,通過兼并收購實現持久新增。持久新增源于企業競爭力的持久新增。”
后金融危機時代的中國機會
IDC中國區總裁郭昕在展望后金融危機時代全球經濟、金融和技術發展趨勢后,提出了全球服務外包產業的六大趨勢。針對上述趨勢,郭昕認為中國發展服務外包產業必須加強以下工作:建立國家級的服務外包海外營銷體系;鼓勵國內大型國有企業將非核心業務外包,從而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發、接包企業;建立立體式的服務外包人才培養體系;建立合適的知識產權保護和信息安全措施;建立相適應的投融資與信用保險體系。
美國科爾尼管理顧問公司(A.T.Kearney)董事張天兵認為金融危機導致主要競爭對手印度出現問題,跨國企業全球布局需要按區域集群布局,中國經濟發展帶來未來本地外包服務需求,因此離岸外包全球版圖的動蕩將給中國帶來機遇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