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大多是第一批回國的海歸,他們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浪潮中覓得商機,他們用10到15年的時間建立了自己的財富地位,感謝這個時代”是他們共同的心聲——他們,就是中國服務外包行業的第一代掌門人。
昨晚,在2010年中國服務外包年度杰出人物評選頒獎典禮上,獲獎人物的講述,為我們揭開了這個群體的財富傳奇。
知識創造機會
1986年,我國培養的第一位計算機應用專業博士劉積仁,從美國學成歸來。迎接他的是一間半的研究室房間,3臺破電腦,3萬元經費。直到有一天學校通知劉積仁開會,說是日本阿爾派株式會社到中國考察,希望找到一個研究團體承接汽車內部的軟件系統,就這一次機會,被劉積仁抓住了。他的知識讓日本人折服,30萬美元的合同開啟了一個軟件帝國的崛起時代。今天劉積仁領導的東軟集團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IT解決方案和服務供應商。
資本助力騰飛
2003年,在一家叫文思創新的民營軟件企業里,經理陳淑寧作出了一個幾乎不盡情理的決定——包括他自己妻子在內的所有股東家屬全部離開公司。而此前的9年,正是這些一家人”的團結打拼才有了公司的規模。
但是陳淑寧知道改制是為了迎接資本的進入”。2004年,文思創新迎來了第一筆風險投資。到2009年,陳淑寧所帶領的團隊已經成功完成了近15次收購。文思創新一躍成為業界的龍頭企業,陳淑寧的名字也出現在福布斯IT財富榜上。
留住人才是根本
軟件行業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從2001年創建北京軟通動力科技有限公司的那天起,留住人才就成為劉天文的管理命脈。
在公司,劉天文辦公室的門永遠敞開著,任何人不需預約隨時都可以進去。即使是最基層的員工也可以直呼CEO、COO的名字。每周五下午,公司都舉辦歡樂時光”員工聚會,在這段時間,大家不談公事,只是聚在一起聊聊天……每一個人身處其間都能夠感受到那種開放、坦誠、平等溝通的氛圍。
IT行業年平均員工流失率在15%左右,而軟通動力僅為8%。公司初創時的30多人絕大部分直到現在仍然留在公司,成為公司的核心骨干。這種凝聚力正是軟通不斷壯大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