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近日召開的軟件改變中國——中關村軟件外包”峰會上了解到,北京急需100萬軟件外包人才,而目前的高等教育與企業要求之間還有很大差距,所以將人力資源轉化為人力資本,將教育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成為了此次峰會的一項重要主題。
中關村國際孵化軟件協會會長于濱表示,四大障礙困擾中國軟件外包產業發展。第一,知識產權。第二,國外軟件公司對國內軟件業環境有偏見。第三,高級軟件人才缺乏,國外高級軟件人才回不來,國內高校培養的軟件人才與實際工作需求差距較大。第四,大部分國內軟件外包企業規模較小。
于濱介紹說,中關村有軟件企業5000多家,但是僅對日本軟件外包領域的人才缺口就高達5000多人。對美軟件外包人才缺口更大,可供量不足10%,而且這個缺口正以每年50%的速度遞增。未來幾年,將有200億美元的訂單花落中關村。占據這個市場份額就意味著100萬軟件外包人才的需求,否則根本無法與國外競爭。
針對目前國內軟件企業對人才缺乏的問題,為了配合Beyond和IBM入駐武漢的人才配套問題,在武漢市政府和東湖開發區的組織下,思遠IT學院啟動了《歐美軟件專才培養計劃》,2005年,在SBI創業街修建了2層樓約3000平方米的軟件實訓基地。與Beyond和IBM共同培養軟件外包人才,在幾年時間里,為外包企業輸送了2000多名外包專業人才。具體人才培養詳情以及合作企業介紹可以參看http://www.syitedu.org/MINISITE/koubei/euso/index.htm
由于思遠在軟件外包人才培養上的成績,已被國家外專局授予國家軟件人才國際培訓(武漢)基地(外專發【2005】79號文件)。2006年11月16日,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劃撥378畝地,用于修建現在全國最大的軟件外包人才的實訓基地——智谷。思遠成為商務部服務外包"千百十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將培養模式進行推廣,在西安、成都、北京等地開展培訓。
2009年,溫家寶總理一行在思遠IT實訓學院院長的陪同下,參觀了思遠IT學院。在參觀途中,當思遠IT實訓學院院長向溫總理介紹思遠最重要的辦學特色,即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時,溫總理非常認同,并提到:職業教育從一定意義上講,是面向全社會的教育,也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就業這件事情,有些人看得很簡單,不就是找個工作嗎!我以為不僅是這樣,它不僅是使人學會生存,而且使人懂得應該在社會上占有應有的地位,做出應有的貢獻,因而獲得應有的尊嚴。”同年,思遠的工作也得到了教育部的認可,承接了教育部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科研規劃重點課題《行業參與職業院校課程改革的研究與實踐——高、中職院校電子信息類能力本位課程開發》(課題批準號:100153)的子課題——《基于企業需求的職業院校課程體系設計》。
近幾年來,這批優秀的專業軟件外包人才,在各大企業活躍著。他們秉承了溫總理的教導,將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更好的為人民服務,為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