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幣總是有兩面的,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也是雙向的:一方面國際消費市場疲軟,導致我國今年上半年貨物貿易額下滑超過20%。另一方面,發達國家不少企業為降低成本紛紛將部分非核心業務剝離外包出去,拉動中國服務外包產業逆勢增長超過30%,并相對緩解今年中國大學生嚴峻的就業形勢。
服務外包逆勢增長
昨日,在廣州召開的國際服務外包發展大會上,商務部外資司副司長林哲瑩表示,雖然我國服務外包業起步比較慢,但國家對此非常重視,今年從財稅、人才等多方面給予鼓勵和扶持。今年上半年,我國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合同執行金額25.6億美元,同比增長32.5%,這是金融危機下各項外經貿指數的一個亮點。
林哲瑩介紹說,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國共培育了6673家服務外包企業,從業人員達到120萬人左右,服務外包已經成為我國吸引高端人才就業的重要產業。其中今年1~6月全國新增服務外包企業超過1406家,新增從業人員30萬人,其中有24萬人是大學畢業生。
畢馬威全球合伙人埃吉迪奧·薩雷拉昨日表示,由于中國政策的強力支持以及中國大學畢業生數量持續增長等諸多因素,中國完全有希望成為全球最大、競爭力最強的服務外包產業國之一,將和印度一起成為全球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領頭羊。
廣州經濟增長的綠色引擎”
我國服務外包產業載體形成了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三大產業集群。目前,廣東省登記的離岸服務外包企業超過500家,從業人數約20萬人,今年前7月,廣東離岸接包合同金額達到6.8億美元,占全國的1/8,全省離岸接包合同金額60%來自廣州。
為穩住中國第三城”的地位,不占用大量土地、不污染以及解決大學生就業的服務外包業被廣州視為經濟增長的綠色引擎”。廣州市外經貿局的調研報告稱:服務貿易的迅速崛起,改變了貨物貿易一枝獨大的不平衡局面。”
廣州市外經貿局局長肖振宇昨日接受CBN記者采訪時談到,廣州正在爭取國際新一輪的資本和技術轉移,今年初國務院批準廣州等20個城市為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為廣州帶來機遇,在全國大多城市吸收外資下滑的形勢下,因國際資本對廣州投資發展服務外包產業的投資熱情,拉動廣州市今年1~7月吸收外資22.5億美元,同比增長3.4%,其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增長了60.8%。
2013年,廣州市發展服務外包產業的預期目標是,全市服務外包產業執行金額將超過1600億元,肖振宇認為,與北京、上海相比,承接海外駐港機構業務外包是廣州的主要特色,穗港服務業已經形成新型前店后廠”合作模式。2008年,廣州離岸接包業務65.2%來自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