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餓死的邊緣
全球金融風暴呼嘯而來,其席卷一切之勢幾乎波及了所有行業。其中,有些行業更是傷筋動骨,損傷慘重。很不幸,國內軟件外包產業就是其中之一,尤其是對于一些區域中小型軟件外包企業而言,其受傷的狀況甚至可以用慘烈來形容。
經濟危機對我們的影響非常大,現在我們連粥都快喝不上了,接近餓死的邊緣。”黑龍江中軟計算機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孫世寬無奈地說道。
孫世寬所領導的黑龍江中軟公司主要以對日軟件外包業務為主。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同歐美市場相比,日本外包市場影響似乎并不是很大。對此,孫世寬坦言,這完全是外行的看法。其實日本外包市場影響同樣很大。首先,很多日本的訂單是從歐美市場轉接過來的,因此,歐美市場的萎縮會直接影響這部分訂單。另外,日本本土經濟也面臨著下滑的局面,傳統經濟出現問題,首當其沖被影響的就是IT 方面的投入。”
孫世寬的說法也得到了大連健思軟件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海龍的認可。他坦承,來自于日本用戶的外包項目確實出現了大規模的擱淺和取消,今年年初最為嚴峻,一直到4月份,整個市場都處于急劇的下滑之中,現在剛剛有一點好轉的跡象。不過,李海龍所說的好轉跡象,也只是用戶愿意就一些項目進行協商和洽談,真正項目訂單方面仍然沒有任何實質上的增長。
在市場嚴重低迷的狀況下,這些區域軟件外包企業可謂是損失慘重。相比去年,我們今年在訂單方面至少下降了3 0%〜40%,而且,目前沒有看到任何增長的趨勢,估計在今后相當一段時間內,這一數字還會持續增加。”李海龍憂心忡忡地說。
其實,相比于其他企業,李海龍所在的健思軟件所處的境地還不是最糟糕的。
我們公司今年整體訂單縮減了50%以上。”武漢帆揚軟件公司項目經理蔡先生介紹說,以往每年年初用戶都會有不同的項目上馬,但今年年初用戶預算直接就大幅地縮減。
黑龍江中軟計算機開發有限公司遇到的困難更加嚴峻,今年訂單減少了70%,公司的業務幾乎是全面萎縮。
而且,由于市場嚴重萎縮,即便是接到日方的項目,價格也壓得非常低。基本上已經接近成本價,利潤低得可憐。
如何度過冰河期
更令孫世寬感到有些絕望的是,這種頹勢似乎在今后一段時間內都無法遏止。現在,國內的軟件外包企業死亡率已經超過10%,如果這種狀況在兩三年內無法好轉,那至少將有50% 或60% 以上的軟件外包企業集體死亡。”
雖然沒有孫世寬那樣悲觀,但大連健思軟件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海龍也坦言,至少到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他仍然看不到市場有觸底反彈的現象。
現在只能是茍延殘喘,以求能夠撐過這段市場的冰河期。”孫世寬無奈地自嘲道。
茍延殘喘是現實所處的困局,但對于企業而言,坐以待斃顯然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在困境之下,企業應該考慮的是尋找新的出路,以求能在這場冰河期中生存得更久一些。
在企業出現困境時,通常的做法是縮小規模,裁減員工。事實上,現在很多區域軟件外包公司已經在這樣做了。 李海龍表示,大連健思軟件公司今年在人員規模上已經進行了大幅縮減。相比于去年最高峰時期,人員已經減少了40% 以上。
孫世寬所領導的黑龍江中軟公司,則更加干脆,我們和日方合資所成立的軟件外包公司,已經完全停止運作了。”
縮減成本,裁減人員是一個可以選擇方法,但這只能治標,卻不能治本。企業要想繼續生存,必須要尋找到新的市場和業務方向。在國外市場普遍低迷的情況下,轉向國內市場無疑是一個看上去相對美好的選擇。
國內市場的水太渾
國內外包市場看上去很美好,但真正做了以后,就會發現無從下手。”對于這種想法,健思軟件副總經理李海龍兜頭便潑了一盆冷水。
孫世寬的說法則更為直接,國內軟件外包市場的水太渾,根本就沒法做。”孫世寬坦言,對于轉向國內市場,其實他們早就進行了嘗試,但做到現在,給他的感覺是非常不成功,非常吃力。競爭太不規范,幾乎每一單都要做關系,每一單都要用盡各種手段。
相比于孫世寬的黑龍江中軟,大連健思軟件公司的情況稍好一些。由于之前曾經在國內市場有所涉獵,因此有一定的客戶積累。所以,今年在國內市場的拓展中,至少不會找不到一點頭緒。
確實,對于黑龍江中軟公司和大連健思軟件公司這樣的中小型軟件外包企業而言,轉做國內外包市場,確實有很大的困難。
首先,他們會面臨區域保護的問題。由于各地政府對于本地的軟件企業都會有一定的保護政策,因此,類似于黑龍江中軟這樣的小型軟件外包企業,很難進入其他各省的市場。
另外,由于國內外包市場的不規范,這些習慣于歐美規范外包市場的企業,會面臨到成本、技術等諸多方面的挑戰。
國外用戶的需求一般比較明確,也十分細致,因此做起來比較簡單,對人員的技術和各方面能力要求也相對較低。但國內用戶就完全不同,用戶幾乎什么都沒有,需求需要我們去替他們來挖掘。這就使溝通協調成本大大增加。應該說,做國外用戶是用戶引導我們怎么做,而做國內用戶則是要我們引導用戶去怎么做。”李海龍說。
再有就是單價問題。由于國內用戶對于軟件的意識存在一定問題,因此,在定制開發時,不愿為軟件投入太大的成本。即便是按成本價給用戶,用戶還是覺得我們的價格是天價。在李海龍看來,除了政府和一些大型企業用戶以外,做國內中小企業用戶的軟件外包十分困難。
諸多的障礙,使得少數區域中小軟件外包公司在轉做國內市場時,仍然顧慮重重。現在只是暫時的,以后如果整體市場形勢好轉,我們會逐漸拋棄國內市場。”孫世寬坦言。
當然,對于大多數國內軟件外包企業而言,國內市場是一塊無法割舍,而且正在變得越來越大的肥肉。
國內外包市場空間很大,從企業的長遠發展來看,我們肯定不會放棄這一市場。目前需要做的是如何找到進入國內市場的一個切入點。”在李海龍看來,國內軟件外包市場的重要性將會越來越高,放棄這一市場顯然是不明智的。
相對而言,武漢帆揚軟件公司向國內市場的轉移要順利很多,這主要得益于在此之前,帆揚軟件已經把國內市場作為企業整體業務的重點開拓方向。所以,此番業務重點從日本向國內轉移,并沒有遇到太大的困難。目前國內用戶的業務比例已經占到公司整體業務的50%以上。不過,即便如此,帆揚軟件公司項目經理蔡先生也有一些無奈,受國外市場低迷的影響,很多企業都將重點放在國內用戶身上,因此,一個單子出來,常常有多家公司哄搶,最終使項目的價格大大降低,利潤得不到保證。國內軟件外包市場太混亂了,這確實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實際情況。”蔡先生感嘆道。
經濟危機下100% 的高速增長
這樣看上去,即便是向國內軟件外包市場轉移,但對于區域中小軟件外包公司而言,形勢也不容樂觀。那么,他們是否真的山窮水盡,走投無路了呢?
如果聽聽下面這個企業的現身說法,也許可以從中找到答案。
前年我們的業務增長是500%,去年是300%,今年雖然由于公司的整體業績基數增大,但增長速度仍會達到100%以上。”南京中圖數碼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劉先生說。
南京中圖數碼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也是一家做歐美日外包業務的公司。那么,為什么在絕大多數區域軟件外包公司每況愈下時, 南京中圖數碼還能取得如此眩目的增長業績呢?
這就和南京中圖數碼所從事的外包業務種類有很大關系了。同之前所介紹的三家企業不同,中圖數碼從事的并不是軟件外包,而是服務外包。就是這兩字之差,導致了中圖數碼和前文所提到的三家軟件外包公司在境遇上的完全不同。
事實上,在經濟危機剛剛來臨時,中圖數碼也曾為此有過擔心。剛開始的時候也有些緊張,第一反應是我們的業務是否會受到影響,公司接下來應該采取哪些應對措施。不過,在和一些歐美客戶溝通后,發現用戶的業務并沒有受影響,反而他們的投入還在增長之中。比如我們一些石化行業的美國客戶,業務就在持續的增長。”劉先生坦言,客戶的回答讓他們心里感覺十分踏實,而且,隨后的市場發展形勢,也證明了客戶的這一說法。
服務外包:不斷增長的大餅
那么,在經濟危機的大背景之下,這些客戶的投入為什么會不減反增呢?
事實上,很多歐美企業為了應對經濟危機,都要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的最直接方式,就是裁員。但裁員之后,很多工作還必須要做,在這種情況下,這些企業就選擇通過外包的方式,交給我們這樣的企業來完成。”劉先生認為,這是如中圖數碼這樣的服務外包企業能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大勢下,持續高速增長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實,類似中圖數碼這樣的服務外包企業也有煩惱。不過,相比于軟件外包企業,中圖數碼的煩惱稱得上是幸福的煩惱。
來自國外的訂單太多,公司人手不夠,沒辦法完成這些訂單。”在軟件外包企業不斷縮減規模裁撤人員的情況下,國內服務外包企業卻在為訂單太多而發愁,這真是一個巨大的反差。對于國內區域軟件外包企業的困境,劉先生也十分清楚。其實我們也開發一些軟件,但我們并不單獨出售,而是將軟件打包在我們的服務中,通過我們的服務,來為用戶節省成本,提升工作效率。”
看來,服務外包確實是一個正在高速增長的行業,而且,這一行業并未被金融風暴所影響。另外,從政府層面來看,對于服務外包也是前所未有的重視。去年年底,《關于鼓勵和支持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的提案就已經上報國務院。據業內人士透露,經過國家認定的服務外包基地城市和示范園區等將獲得財政稅收政策、靈活的用人用工政策等若干優惠。此舉將有利于企業和服務外包基地城市和示范園區抓住國際服務外包重新布局的重要機遇,實現產業調整。
顯然,這對于國內服務外包企業而言,是一個難得的發展機會。下面一組數據,也能直觀地體現服務外包市場未來幾年內的增長潛力。根
據聯合國貿發會議估計,未來5〜10年全球服務外包市場將以30%〜40% 的速度遞增,服務外包已成為一個潛力巨大的產業。在傳統格局中,印度是全球服務外包第一大國,然而不久前,亞太總裁協會與國際外包中心聯合發布《2008 全球服務外包發展報告》稱,許多跨國公司出于降低成本、增強競爭力的考慮,正在向中國轉移相關服務產業,而金融危機的爆發,顯然已經加快了這種趨勢。
高盛亞洲有限公司大中華主席、經濟學家胡祖六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曾表示,全球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危機平息以后,全球經濟走向復蘇對服務的需求還是會很大。隨著全球經濟的成長而成長,那么中國在一個不斷增長的餅里面,能夠獲取更大的份額,不一定把印度取而代之,但是我們中國也能夠有一個很大的新的成長點。”
轉型,是否只是一個美麗的夢
顯然,服務外包這樣一個不斷增長的大餅已經擺在餐桌上。那么。對于國內的區域軟件外包企業而言,能否向服務外包領域轉型,從而擺脫單純程序開發代碼編寫的角色,吃到這塊大餅呢?
坦率來說,從軟件外包向服務外包轉型,非常困難。因為,這不僅需要企業對IT 技術比較熟悉,更重要的是,要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和行業背景。只有將這兩者很好地融合,才有可能做好服務外包。”劉先生介紹說。
以中圖數碼為例,該公司自1995 年成立以來,已經為全球3200 多家用戶提供過服務外包。而在這些服務中,包括CAD 技術服務、GIS 技術服務、三維工廠設計服務、電力鐵塔設計服務等等,其中絕大部分服務的主要內容都不是軟件開發,而是專業圖形設計服務。而且,這些專業的服務還在不斷地升級和創新之中。例如2005 年,為順應國內外石油、化工、電力、海洋鉆井等行業的設計方式開始普遍從 2D 向 3D 轉移的需求,我們開始提供工廠全生命周期的設計服務。包括但不僅限于配管設計、 PDS 服務、PDMS 服務、管道應力分析、 SP & ID服務、 INtools 服務、 I-sketch 服務等。”劉先生侃侃而談。
顯然,這一連串專業的名詞,對于軟件外包公司而言,無疑如天書一樣難以理解。在一些小型軟件外包企業看來,向專業服務外包提供商轉型,更像是一個美麗的夢。類似中圖數碼這樣的專業服務,對我們而言壁壘太高,基本上沒有可能進入。比如呼叫中心\賬務等低端的服務外包,我們還有可能去做。”某軟件外包公司老總如是說。
不過,如呼叫中心這樣的低端服務外包業務,由于缺乏專業知識和行業背景,成長的空間也十分有限。因此,即便是轉到這一領域,對于軟件外包企業而言,也不具有太大的意義。呼叫中心服務門檻太低,只要有一定的資金,雇幾個人,就可接單。而且由于門檻低,所以市場競爭也十分混亂。這種不健康的市場環境,在經濟危機的大背景之下,更被迅速地放大。所以,今年國內呼叫中心服務外包市場也受到了非常大的影響。以我們公司為例,2007 年時呼叫中心的坐席數有1000 個,但現在只有200 個左右了。”北京市某知名呼叫中心外包服務商介紹說。
低端的服務外包,我們肯定不會考慮。高端的行業服務外包,雖然壁壘很高,但我們可以從一點入手,爭取在某個點上取得突破,并逐步向面來延伸。”濟南市某軟件外包公司總經理柳先生認為,這條路雖然不好走,但企業要想繼續生存壯大,就必須去走。我們現在把醫藥行業作為我們發展服務外包的重點,因為在我們公司的高層中,曾有人從事過醫藥行業的信息系統開發,所以我們想以此作為切入點,逐漸滲透到歐美醫藥行業服務外包市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