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務”,知道的多了解的少
目前中國服務外包在世界擁有怎樣的形象?與會者提供了一份數據,根據美國、歐洲和日本最新Factiva信息來源,從2007年6月到2008年5月,中國作為服務外包國家涉及到的條目數是466條,僅低于印度的967條。與會者提出,中國服務外包在全球的知曉度比較高。但另一方面,在品牌建設中,僅有知曉度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有了解度、使用意愿、使用和忠誠度。麥肯錫曾對全球首席信息官訪談發現,他們對中國服務的了解度很低。集中體現在他們認為中國是制造業中心,中國沒有具備國際影響的服務外包城市和企業。
發言者提出,中國服務外包整體品牌要在三個方面立體化。一是確立堅實清晰的價值定位;二要在整體國家品牌下建立相應的城市和企業層面的品牌支撐元素;三是強調在不同時間、地域品牌建設的一致性。
“印度經驗”:國家、城市、企業都不能缺
來自世界知名咨詢機構的幾位發言人都認同,印度服務外包產業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印度的服務外包品牌形象深入人心。那么,印度是怎么做到這點的?據介紹,早在十年前,印度的NASSCOM(全國軟件與服務外包協會)就提出要打造“India,inc”品牌,樹立印度信息化國家形象。在國家服務外包形象的塑造中,不僅宣傳印度是低成本的服務外包地,而且強調印度本身也在深化信息技術,以此突顯不同于其它國家的服務品牌特性。
印度善于借助高端影響力打造國家的服務外包品牌形象。通用電氣的韋爾奇、微軟的比爾·蓋茨以及思科、戴爾、甲骨文的總裁,這些全球有影響力的企業家都曾幫助宣傳印度的服務外包產業。
此外,在國家整體服務外包品牌形象之下,印度有5、6座城市是跨國企業耳熟能詳的服務外包之城,3、4家頂級公司是全球服務外包業的旗艦企業,還有各個不同層級的企業,包括10家左右的IT大公司,數十個純業務流程接包公司和3000多個中小型新興企業。這些定位明確、層級豐富的品牌支撐元素,幫助印度服務外包建立起難以撼動的品牌地位。
領導、高層是最好的宣傳渠道
中國服務外包已開始走向品牌塑造之路,要一路走好,我們該厘清哪些認識?與會者都認為,塑造品牌,感性和理性同樣重要。宣傳中國服務外包這樣的技術行業不能忽略挖掘品牌的感性魅力。“森林里大象舞動,闡述的是通用電氣的理念——‘創造與大自然相協調的技術’。”一位大會發言者提出,趁著中國服務外包形象還未定格,我們要在品牌的情感攻勢上多做文章。
品牌建設離不開建立在大量分析和數字研究上的理性思考。比如,對品牌建設的幾個環節如知曉度、了解度、忠誠度等,每個環節到下一個環節的轉化率要掌握,這關系到下一步的工作。如果一座城市、一家企業的知曉度不夠,那么第一要做的就是把名字喊出去。現在中國服務外包有一定知曉度,了解度低,那么我們就要有針對性地向相關群體說明中國服務外包能帶來什么。
專家們提醒政府要意識到大規模的品牌建設需要專業化服務和相當大的投入。2006年通用電氣在美國的品牌宣傳花費達十幾億美元,Intel在15年內,品牌建設費用累計有七十幾億美元。
最后,幾位咨詢管理業精英都提到,最高領導要支持并成為品牌的宣傳者。國家領導人以及地方政府和企業的高層管理者都是品牌最有力的宣傳者,這點,國內作為的空間還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