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正在南京市召開的全國服務外包工作座談會上,南昌、北京、上海等20個城市被國務院確定為“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這意味著在服務外包這一國際新興行業方面,南昌與北京等發達城市一道,站在了全國領先行列。
示范區到示范城市的轉變
南昌服務外包產業自2005年起初顯規模,盡管起步較晚,但在過去4年保持兩位數高速增長。據統計,全市軟件企業近300家,其中4家中國軟件出口工程企業,3家中國軟件百強企業,4家國家重點軟件企業。
2008年1月,南昌高新區被國家商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聯合授予“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區”稱號,更是為南昌發展服務外包產業提供了一個絕佳的高端發展平臺。去年以來,南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進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制定了《南昌市關于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實施辦法》,鼓勵服務外包企業及服務外包人才培訓機構在南昌發展;并以IBM、江西微軟等服務外包人才培訓機構為平臺,大力開展服務外包專門人才的培養和實訓工作,成為南昌服務外包工作的突出亮點。該模式的成功運作,也被業界稱之為服務外包人才培養的“南昌模式”。截至去年底,南昌發展服務外包產業已具有人力資源豐富、成本優勢顯著、政府大力支持、設施配套齊全、服務團隊專業的五大核心優勢。目前,服務外包產業已形成了明顯集聚效應。信息技術和服務外包產業是江西省集中度最高的產業,全省95%以上的信息技術和服務外包企業、90%的信息技術和服務外包產業收入集中在南昌。同時培育了一批國內知名的龍頭軟件企業,其中包括多家軟件開發龍頭企業,形成了一批有較高市場占有率和較強市場競爭力的應用軟件產品。如今,隨著臺灣英華達、微軟等知名IT企業的落戶,將會給我市軟件和服務外包相關企業帶來國際先進的管理經驗、成熟的運作模式和經驗豐富的技術團隊,推動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去年,面對國際國內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南昌立即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不斷調整和優化經濟發展結構,進一步創新產業發展模式、人才培養模式、管理服務模式和政策引導模式,加快了推進環境建設、產業招商、創新體系建設和國內外市場開拓,使南昌服務外包產業得到質的“飛躍”,由“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區”上升為“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
示范城市政策措施好處多多
南昌在獲得“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后,在政策措施上好處多多。
這些政策措施分別是:自2009年1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止,對符合條件的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職工教育經費按不超過企業工資總額8%的比例據實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對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離岸服務外包業務收入免征營業稅。同時,對符合條件的技術先進型服務外包企業,每新錄用1名大專以上學歷員工從事服務外包工作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中央財政給予企業不超過每人4500元的培訓支持;對符合條件的培訓機構培訓的從事服務外包業務人才(大專以上學歷),通過服務外包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考核,并與服務外包企業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中央財政給予培訓機構每人不超過500元的培訓支持。與此同時,中央財政對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公共服務平臺設備購置及運營費用和服務外包企業創建品牌、知識產權保護、參加境內外各類相關展覽、國際推介會、取得國際資質認證等給予必要的資金支持;中西部地區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內的服務外包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貸款,可按規定享受中央財政貼息政策。此外,鼓勵政府和企業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將數據處理等不涉及秘密的業務外包給專業企業;相關部門建立和完善與服務外包產業特點相適應的通關監管模式,提供相應的通關便利。另外,制訂符合服務外包企業特點和需要的信貸產品和保險險種。支持符合條件的服務外包企業境內外上市,拓寬服務外包企業融資渠道,擴大融資能力;采取多種方式對符合條件的服務外包企業發展離岸外包業務給予賬戶開立、資金匯兌等方面的政策便利。
力爭打響服務外包業界品牌效應
為更好地推動南昌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使今年服務外包產業招商工作取得新突破,南昌根據所掌握洽談項目的具體情況,將組織各縣、區、開發區和紅谷灘新區的服務外包專業招商小分隊,赴大連、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杭州、深圳、成都、無錫、蘇州等國內城市以及日本、美國、印度等國家和地區,開展服務外包小分隊招商,采取“點對點”的招商方式,登門拜訪服務外包企業和客商,洽談服務外包項目。力爭吸引5-8家服務外包企業、1-2家服務外包人才培訓機構來南昌投資,打響南昌在國內服務外包業界的品牌效應。除此之外,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做大做強服務外包企業;通過建立“政府事務處理中心”,幫助投資者理順與當地相關政府部門之間的關系,并提供企業注冊過程中的一站式服務,努力打造一流“軟硬”環境,吸引企業入駐;充分發揮教育培訓資源,夯實服務外包人才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