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印度特約記者湯研報道 根據“環球資源”發布的一項調查報告,印度進口企業在對抗高成本方面越來越多地轉向中國生產商。
據印度《經濟時報》9月28日報道,今年7月和8月進行的這項調查報告調查了成千上萬的印度大宗進口商和采購經理,涵蓋了消費類電子產品、硬件產品和建筑材料等行業。“環球資源”總經理Bill Janeri說:“伴隨著印度經濟的持續增長,印度消費者手頭更加寬裕,他們拿出更多的收入購買消費類電子產品等奢侈品。同時,建筑業的繁榮也驅使著印度對建材和硬件產品的渴求,許多人直接從中國進口這些材料。”
報道說,去年中國取代美國成為印度第一大貿易伙伴,中印貿易在2002年到2006年之間以50%的速度增長,在2007年增長了54%,達370億美元。調查顯示,有相當多的印度買家直接從中國進口產品,其中有46%的硬件買家從中國進口過產品,另有54%的電子進口商直接從中國購買產品。那些沒有從中國進口過產品的人也說,他們要在未來一年要從中國進口。
那么,這么多的印度進口商選擇從中國進口原因何在?印度采購方面的專業人士說,這源于印度的高通脹。75%的受訪者稱他們的公司面臨高成本。Bill Janeri說,為了對付通貨膨脹,印度的采購經理們比以往更多地將產品外包,而他們自己的庫存卻越來越少。高達96%的受訪者說,他們比往年更多地采取外包。
此外,中國供應商提供的產品種類多樣且價格合理,這也是吸引印度進口商從中國直接進口產品的重要原因。報道說,90%的受訪者說他們認為中國供應商給消費者提供的產品選擇更為廣泛,價格也更合理。另有95%的受訪者說,他們在未來一年將增加從中國的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