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濱畫 |
副市長陳明德昨日在招商會上致辭。杜鵑攝 |
“我市擁有近萬億元產值的工業經濟體,發展生產型服務業的潛力和空間都很大。要注重發揮物流、金融、信息、商務、研發等生產型服務業對工業尤其是先進制造業的綜合服務功能,同時,積極引導傳統制造業將一般加工環節有序轉移出去,把研發設計、市場營銷、售后服務等環節做強,形成現代產業鏈,促進制造業高端發展。
要積極發展和規范法律、咨詢、會計、審計、評估、會展、廣告等行業,形成支撐先進制造業高端發展的服務體系。總之,發展生產型服務業是發展現代服務業的重頭戲。
去年底,我市被認定為中國服務外包基地城市,要用好用足用活有關政策,積極承接軟件開發、研發設計、信息服務、金融結算、交易處理、跨國采購等服務外包,努力把廣州建設成世界服務外包基地之一。”
——摘自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朱小丹3月20日在現代服務業專題調研座談會上的講話。
服務業引資去年勁增近一倍
2007年廣州服務業引進外資取得突破性進展,合同外資達到39.50億美元,增長96.81%,占全市合同外資總額的56.15%;實際使用外資20.74億美元,增長85.34%,占全市實際使用外資總額的63.12%,比2006年大幅提升了近30個百分點。
本報訊 (記者杜娟通訊員陳雄、李冬蓓)昨日,廣州市政府在香港舉辦穗港經貿合作交流會暨《2008年廣州外經貿白皮書》發布會,服務業成今年廣州招商引資的重頭戲。廣州市外經貿局與香港貿易發展局簽署了《穗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備忘錄》。引資方向的顯著轉變凸現了廣州市委、市政府突出發展現代服務業,在國際化進程中尋找新定位的決心。
作為廣州市政府今年在香港舉辦的首場大型招商會,這一活動向外界傳達了一個強烈信號:穗港兩地政府將共同構筑服務世界的穗港合作現代服務業體系。中聯辦副主任郭莉、廣州市副市長陳明德、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人以及到會的近400名政界、商界精英參加大會并見證簽約。
組織申報國家服務貿易示范區
在會上,廣州市政府發布《2008廣州外經貿白皮書》,服務業開放成為今年白皮書的重要主題。據悉,廣州將出臺廣州市促進服務外包發展若干意見等,組織重點區域申報國家服務貿易示范區,提升為“廣州服務”。
白皮書透露,在新一輪穗港現代服務業合作下,廣州和香港將結合各自的產業基礎優勢,分工合作。對于廣州而言,在更多地承接服務業的同時,重點引進先進生產性服務業。
目前服務業已經成為廣州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主要領域,在合同利用外資和實際利用外資方面均超過制造業。微軟(中國)產業基地、IBM軟件創新中心、英特爾廣州國際安全數據解決方案中心、英國樂購(TESCO)華南區總部等一批國際先進的現代服務業項目相繼落戶。
在今年市政府工作報告中,張廣寧市長強調要從提高城市綜合服務水平的高度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尤其是把現代服務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白皮書編委會主任、副市長陳明德表示,通過與國際接軌跨越式提升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水平,從而帶動整個產業鏈和價值鏈向高端延伸,是廣州推動經濟國際化進程的重要方向。
在穗港資項目半數為服務業
目前,服務業投資已經占香港對廣州投資項目總數的一半,其中,租賃和商務服務,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物流、金融等現代服務業項目投資迅猛增長。廣州已經成為香港離岸服務轉包的重要承接地,廣州市外經貿局局長肖振宇告訴記者:“匯豐銀行的全球結算中心就在廣州天河,幾千名雇員為匯豐的全球用戶服務。”此外,東亞電子、香港電信、電訊盈科等企業,也將數據處理、呼叫中心等后臺業務逐步轉移到廣州。2007年,廣州服務業引進香港資金同比增長98.51%,兩地服務業合作進入高速發展期。
陳明德指出,在CEPA的框架下,廣州完全可以成為香港服務業進入內地的一個決策中心、運作樞紐和營銷平臺。
廣州拋“繡球”香港積極回應
對廣州拋來的“繡球”,香港方面給予了積極回應。香港投資推廣署、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生產力促進局、香港中華總商會、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香港工業總會等多家投資貿易促進機構積極支持了此次活動。
香港貿易發展局與廣州市外經貿局在會上簽訂了《穗港加強現代服務業合作備忘錄》。雙方一致同意加強在現代服務業,尤其是國際貿易、現代物流、服務外包、品牌經營、金融投資、廣告展覽、會計審計、工程咨詢、認證認可、信用評估等方面的合作。穗港雙方將從今年起建立服務業合作年會制度和聯絡員制度。穗港雙方每年至少一次聯合到海外推介穗港服務業品牌;雙方將在各自的海外辦事處加強穗港服務業發展優勢的推介等。
名家開課
生產性服務業
生產性服務業(producerservices)(又稱生產者服務業),它與滿足最終需求的消費者服務相對,是指“那些為其他商品和服務的生產者用作中間投入的服務”,一般包括金融、保險、法律、會計、管理咨詢、研發、工程設計、運輸、通信、廣告、物流、倉儲等。
服務業和加工業的融合,并以服務業為中心將價值鏈的各個環節串聯起來,是先行工業化國家后期工業化的一個重要特點。在整個價值鏈中,研究、設計、品牌營銷、供應鏈管理等環節附加價值和盈利率高,中間的加工環節附加價值和盈利率則較低。然而現在,我國大部分出口企業安于做粗加工,“賣硬苦力”,有時還要搭上自己的不可再生資源和生態環境,卻把高附加價值和高盈利率的機會讓給了別人。我國要建設新型工業化,就要大力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生產性服務業。——吳敬璉
穗港服務業合作重點領域
金融業
大力引進香港金融
機構在穗設立分支
支持有實力的香港金融機構參股廣州地方金融機構,為香港金融機構進入內地市場提供發展平臺。積極承接香港金融外包業務,引進香港金融機構在廣州設立分支機構及后臺服務機構,擴大在穗業務。加強穗港資本市場合作,歡迎香港中介機構進入廣州拓展業務,深化與香港聯合證券交易所的合作,推動廣州地區企業赴港上市等。
會展業
引進香港知名公司
包裝廣州一流展館
廣州將鼓勵擁有自主品牌、競爭力強的廣州會展企業與香港知名會展企業和品牌展會合作。今年廣州擬與香港展覽會議業協會合作開展會展策劃、招展及相關培訓。廣州還將依托現有的琶洲展館、白云國際會議中心等一流設施,在香港舉辦會展業推介活動,積極引進香港具有成熟的管理體系和國際運營經驗的展覽公司。
物流業
吸引香港物流企業
到廣州設采購中心
依托新白云空港和廣州港、南沙港的優越條件吸引香港物流分撥、跨國采購、倉儲加工等企業進駐廣州。吸引聚集在香港的眾多跨國公司亞太地區采購中心到廣州設立辦事處、采購中心,積極開展第三方物流。
服務外包
共同開拓國際市場
打造“世界辦公室”
共同發展服務外包園區。抓住香港科技大學研究生院以及9個研發中心在南沙啟動的契機,加快共建南沙資訊園,吸引更多的香港企業與香港人才進駐,同時采取優惠措施鼓勵香港服務外包企業進駐天河軟件園、廣州科學城、廣州創意產業園等服務外包園區。充分發揮廣州軟件外包中心(香港)的平臺作用,共同開拓國際市場。組織兩地企業共同赴歐洲、美國等地開展聯合宣傳,打造穗港服務外包品牌。與香港共同合作承接國際高端的業務流程外包業務。(記者杜娟)
專家視點
廣州要學習香港
發展現代物流業
(記者何穎思)“現代物流將支撐廣州未來發展。”廣東省物流協會會長、寶供董事長劉武昨日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此表示。他表示,廣州有豐富的物流資源,發展現代物流業充滿機會。
劉武指出,廣州有四大優勢:第一是區域交通優勢,“以廣州為中心的兩小時生活圈內,有五大港口、五大機場。公路、鐵路非常發達。”第二是產業優勢,“珠三角地區是全世界范圍內,產業門類最齊全的地區。同時也是中國進出口產品交易會的所在地。”第三是文化優勢,廣州是千年商土,歷來的重要商業地;第四是人才和觀念的優勢。
劉武指出,要發展廣州現代物流業,要思想認識先行,“深刻理解現代物流的內涵和作用。”他指出,現代物流不僅本身是一塊很大的產業,同時也會帶來商流、資金流、信息流和人流。他舉例說,香港上世紀80年代經濟開始騰飛,正是因為當時中國產品出口、外國產品進口中國都要經過香港,香港起到了一個窗口城市的作用,當時稅收和資金也因此落在了香港,人員也來往于香港。
“現在廣州要把泛珠地區的產品吸引到廣州來,把進口的產品也吸引到廣州來,覆蓋華南地區甚至全中國的產品供應。”劉武如此總結。除了政府和社會能深刻了解現代物流的內涵之外,他還建議整合交通和供應鏈各環節的平臺,“目前廣州交通設施很好,但各關節缺乏連接。”他希望能有一個平臺整合各個供應鏈環節,提升物流效率和水平。比如讓有能力的物流企業,建立物流基地。最后,他希望政府能出臺各種政策支持物流業的發展。
來源: 廣州日報
上一篇:2008年離岸外包五大預測
下一篇:IBM中國:全球整合中的獨特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