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需求的魅力
一位中年婦女來到汽車展廳,喬·吉拉德與她閑談時得知,她想買一輛白色福特車作為自己生日的禮物,但對面福特展廳推銷員要她過一小時再去,所以過來看看打發時間。
“生日快樂!夫人?!奔乱贿呑屗S意看看,一邊出去交代一下,然后回來說:“夫人,您喜歡白色,恰巧您有時間,我來給您介紹我們的雙門轎車,也是白色的。”
吉拉德正介紹著,女秘書捧著一打玫瑰走來?!白DL壽,尊敬的夫人?!薄巴?!好久沒人給我送禮了?!狈蛉思拥醚劭舳紳窳恕Kf:“對面那位福特推銷員看我開輛舊車,以為我買不起車,我要看車他卻借口走開了。其實我只是喜歡白色,不買福特也可以?!?
最后她在吉拉德那兒買了雪佛萊,而吉拉德自始至終沒有一句勸她改變主意的話,只是她在這里得到了尊重的需求。
東昌汽車圍繞誠信、規范、專業和精益求精所打造的“服務鏈”,引出一連串可圈可點的動人故事。在社會、在業界、在用戶群體中傳為美談。最近,該公司董事長王健正潛心琢磨東昌汽車故事背后的故事,研究“服務鏈”背后的“需求鏈”。他認為,不同的服務環節、不同的故事反映雖然集中在“服務鏈”上,但“服務鏈”真正的價值在于滿足不同層次的需求,即社會的需求、用戶的需求、企業內部員工的需求。只有專心致志地研究、分析并掌握“需求鏈”,才能創造出真正意義上的“服務鏈”。
滿足社會的需求
王健說,社會的需求覆蓋了包括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在內的所有行業、企業及所有商品生產、流通領域。滿足社會的需求,無疑是全社會的共同行為。東昌汽車作為企業公民,服務社會、貢獻社會并不僅僅停留在納稅和吸收就業。社會的需求包羅萬象、無所不在,但安定和諧系眾望所歸。汽車是走向小康社會的第一商品,其現實的、潛在的、與日俱增的需求不言而喻。肩負第一商品的經銷商靠什么順應并滿足社會的需求?當然是瞄準形形色色的汽車消費,全心全意地提供誠信、規范、專業和精益求精的服務。
王健指出,汽車對于社會而言,有提高生活質量的需求、有城市形象的需求、有產品品質的需求、有車輛功能完善的需求、有交通道路的需求、有安全環保節能的需求、有無限遞延的邊際消費需求以及與國際合作、拉動經濟、促進發展的需求。就汽車經銷商而言,針對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廣開思路、追根尋源,以需求設計服務,以服務刺激需求,最終落到用戶滿意的實處。僅以東昌汽車今年舉辦的20場大型試乘試駕活動為例,每場都吸引了數千愛車族參與,甚至多次舉辦了政府機關、公安、金融、電信、城建、醫療衛生等系統的公務車改革專場,在社會上引起熱烈的反響。這顯然是東昌汽車對社會生活和市場需求的迎合。
按照“250人影響法則”,一個人的需求和滿意相當于250人的需求和滿意。東昌汽車的用戶迄今至少超過8萬人,其需求和滿意的輻射效應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社會的需求,也為社會效益、誠信形象、市場繁榮和安定和諧的社會環境作出了貢獻。
滿足用戶的需求
王健援引美國一位著名營銷大師的話:“什么是服務營銷?服務營銷就是賣需求。不是單單從賣產品出發,而是研究如何賣產品背后的需求。”
他分析說,到東昌駕校來學駕駛的,駕照并不是需求,而擁有安全規范的熟練駕車技能才是需求。許多大學生是為今后就業增加籌碼的需求。年輕白領則有提高工作效率、鞏固職位的需求。同樣,光顧東昌汽車的客戶,有光看不買的,這是愛車族滿足增加汽車知識或欣賞的需求;選車買車者是滿足出行或體現自身價值的心理需求;為“小天地”一擲萬金裝潢者,是享受豪華舒適和升值的需求;為座駕維修養護者,是確保日常工作、生活和旅游休閑不出現任何故障的需求;買二手車用戶有“本本族”求穩怕碰擦的過渡需求或是講究經濟實惠的需求。總之,需求因人而異、千變萬化,汽車經銷商就是要善于在需求差異和變化中察言觀色,找準滿足用戶需求的切入點,“對癥下藥”的服務才會達到“四兩撥千斤”的功效。
他舉例說,東昌現代的一位銷售員多次看到一個年輕人在展示廳賞車,時間一長才知道他是學汽車專業的本科生,酷愛汽車幾乎到了癡迷的程度。善于觀察的銷售員對他的潛在需求抱有信心,除了交流“汽車經”外,東昌所有品牌店每次有新車型展示或新資料發放,都立即給他發短信,每逢節日也象對待自己的用戶那樣寄賀卡祝福,甚至還自己掏錢買了國際車展的門票相贈。功夫不負有心人,半年后,銷售員接二連三的客戶都來自這位大學生的介紹。3年后,在一家汽車設計公司當部門主管的他,第一件事就是到東昌來購車。他動情地說,當初經常到東昌汽車的展廳觀摩,最擔心遭人“白眼”,殊料銷售員滿足我賞車和自尊的需求。因此,我和我的朋友們總共在東昌買了11輛車,滿足了我投桃報李的需求。
滿足員工的需求
談到滿足員工的需求,王健的話語間充滿著情真意切。
他強調說,員工是企業內部的客戶,同樣需要實實在在的滿意度。社會的滿意、用戶的滿意,首先是員工需求的滿意。
他說,五湖四海的員工來到東昌,經過自身努力和領導的培養,可以體面地達到生活、學習和家庭中撫小養老的基本需求。但員工的需求不僅僅是找到一個崗位,看到東昌汽車近幾年快速成長和可持續發展的遠景,一種熱愛自己的企業和事業的內在需求,已升華為責無旁貸的使命感、責任感和榮譽感。
企業靠什么留住人才?這是王健經常思索的問題。除了制度、待遇、感情、價值觀和文化理念外,還有一個大家滿意的團結和睦氛圍。員工滿意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體現,是企業征戰市場所向披靡的利器。如果員工不滿意,可以想象他們會如何接待用戶。因此,作為領導,一刻也不能忘記自己的員工,就像家長不能忘記自己的孩子一樣。忘了自己的員工,意味著企業核心競爭力、員工滿意度都是一句空話。
不忘自己的員工,關鍵是不忘員工立足社會的需求。多年來,我們定期把專家請進來,對員工反復進行業務技能、商務理念、操作流程、消費心理和服務規范等培訓;讓數十人“走出去”接受維修高級工培養;為重要崗位的干部度身定制“職業生涯設計”,使他們在企業平臺上更充分顯示才華;邀請職業心理指導教授實施“員工心理援助計劃”,有效緩解員工的職業壓力和心理負擔。同時,真心呵護、尊重、關心員工,彼此知面、知心、知己,有失誤不求全責備,有困難關心到家,受挫折激勵信心,那么,員工會由于自身需求的滿足而全身心投入事業,以滿意的心態贏得社會和用戶的滿意。一位員工上下班路程需要2~3個小時,為了避免領導有看法而不敢吱聲。公司了解后立即給他重新就近安排,需求的滿足激起他忘我工作的熱情。他說,公司關心我的小事,我必須做好公司的大事。
王健最后坦言,東昌汽車深入探索用戶需求的服務營銷還剛剛起步,后面的路還很長,還將面臨新形勢、新課題、新挑戰。努力挖掘“需求鏈”深層次的要素,使之與時代發展同步的“服務鏈”互補互動、相益得彰,那么東昌汽車的故事將更加引人入勝、絢麗多彩。
解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