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從2006年推出千百十工程,大力發展服務外包行業。當前,國內幾十個城市所屬的科技園區都在大力響應國務院及商務部關于大力發展服務外包產業的號召,各級招商人員也正在努力尋求服務外包企業在本地區的落戶,試圖興建包括呼叫中心等業務在內的服務外包產業園區或基地。
目前,主要的服務外包園區或基地包括:北京密云呼叫中心產業基地、西安呼叫中心基地、揚州中國聲谷”服務外包園區、洛陽呼叫產業園、蘇州勝浦呼叫中心產業基地、成都服務外包基地等。
另一方面,雖然各地政府都在大力響應政策,全力發展該產業,但很多人還沒有明確服務外包的概念,在投資興建服務外包產業園區(基地)時,急需引進和實施一整套全面而系統的從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到人才培養和技能認定的標準體系,使得產業園區的建設能夠從起步階段就得到規范和指引,以促進人才培訓與服務外包運營管理的規范化及精細化,使得產業園區能夠快速健康地發展。
產業園區”(工業園、文化產業園、體育產業園、高新科技園)是執行城市產業職能的重要空間形態,園區在改善區域投資環境、引進外資、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經濟等方面發揮著積極的輻射、示范和帶動作用,已經成為城市經濟騰飛的助推器。
任何一個園區,都面臨五大任務,即基地的規劃、建設、招商、運營及服務。SEE-CMM企業卓越服務能力成熟度模型標準體系順應這一產業發展的最新動態和需求,為更好地規范與指引產業園區的建設和運營,特制定了SEE-CMM-SE(Service Environment)服務環境標準。
SE服務環境標準從6個不同的層面對產業園區的建設和運營進行評估,分別是:
- 定位與目標
- 基礎設施與環境
- 規范與政策
- 運營與績效
- 客戶滿意度
- 創新與提高
SE標準評審范圍
1 定位與目標
園區應具有準確、清晰的定位和整體發展方向。應包括園區的愿景、使命、功能和發展方向等內容,并且這種定位應結合園區所處區域或行業具備自身的特色。
園區規劃是園區建設的龍頭,規劃決定園區建設的規模、方向和品位,所以園區在基礎建設過程中應始終堅持規劃先行”的指導原則。特別是針對呼叫中心產業的園區,更要符合該產業所特有的知識與勞動力綜合密集型的特點,滿足各類型呼叫中心企業的個性化需求,創造良好的軟硬件條件,提供適合企業成長與壯大的一片沃土。
2 基礎設施與環境
呼叫中心及其他服務外包項目關注高質量的服務,必須要具備一支凝聚力的團隊,最大限度地保持人員的穩定和有效的成本控制。相應地,產業園區應能夠通過建設和提供良好的生產環境以及配套的生活設施和服務,加上全面的規范與政策,幫助入駐的服務外包企業完成上述的目標,同時增加園區對企業的吸引力。
3 規范與政策
園區要擁有優越的政策來吸引企業入駐,并通過規范化管理保證企業的日常運作。
園區的政策通常包含但不局限于人才吸引與落地政策、土地使用政策、租用政策、稅收政策等,此外,園區還要制定鼓勵企業創新政策,以提升園區入駐企業的整體素質水平,優化產業結構。
在規范方面,園區要確定包括企業入園條件,程序及土地出讓辦法等政策,并對企業在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使用上進行規范化管理。
4 運營與績效
園區優質的績效和卓越的產出來源于專業化的運營與管理。運營與管理,就是對整個運營過程的計劃、組織、實施和控制。它主要的對象是人力資源,運營流程,運營系統和資產管理。通過良好的運營與管理,園區可以有效地為入駐企業提供其所期望的服務。
5 客戶滿意度
對于一個標準的服務外包園區來講,招商引資只是成功了的第一步,如何保留住客戶,獲得入駐企業的高滿意度才是園區應該重點關注的。
園區的客戶既包括入駐的企業,也包括這些企業的所有員工。因此,園區的客戶體驗應該既關注入駐企業的滿意度,也關注員工的滿意度。需要制定一個完善的定期訪問體系,與客戶保持不間斷的聯絡,及時發現客戶的潛在要求,不斷提升自身的管理和服務水平。
6 創新與提高
當今,中國經濟進入了新的發展期,創新與提高成為被廣泛關注的重要議題。因為創新不但關系到中國經濟的未來,更關系到服務外包園區的成長。尤其是在當前各產業園區都在想方設法地吸引服務外包企業進駐的情況下,如何能夠充分利用本地區的優勢資源,打造出具有鮮明特色的園區就顯得尤為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