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一直都是人們喜歡的美酒之一了,很多人喜歡睡前喝杯葡萄酒,可以美容養顏,幫助睡眠。市場上葡萄酒的品牌是相當的多,張裕解百納葡萄酒想必大家都是有聽過看過喝過的吧。張裕解百納是中國葡萄酒的著名品牌,也是張裕用蛇龍珠釀酒葡萄重點打造的經典產品之一。

紅葡萄酒中的一些主要原料(赤霞珠、品麗珠、蛇龍珠)的英文名稱共同的前綴詞“Cabernet”。而“解百納”就是由“Cabernet”翻譯而來。也就是因為這個葡萄品種之意,所以因“解百納”商標而引發的糾紛卻是持續不斷。
據悉,煙臺張裕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稱張裕集團),前身為“張裕釀酒公司”,1892年,由我國近代著名愛國華僑實業家張弼士投資300萬兩白銀創辦,是中國第一家工業化生產葡萄酒的企業。
張裕集團于2001年5月8日申請注冊了第1748888號“解百納”商標,并于2002年4月14日獲準注冊,核定使用于第33類的酒(飲料),葡萄酒、雞尾酒等商品。2012年4月27日,原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認定“解百納”商標為馳名商標。隨后,“解百納”商標被授權許可給煙臺張裕葡萄釀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張裕公司)使用。
張裕公司發現濟南正商商貿有限公司(以下稱正商公司)銷售的葡萄酒瓶身正面及瓶身背面瓶貼的上部均標注有“解百納干紅葡萄酒”字樣,于是以涉嫌商標侵權為由,將正商公司及生產商今朝美長城葡萄酒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稱今朝美公司)起訴至法院。
近日,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審結了此案,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經審理后維持了一審判決,判令今朝美公司與正商公司立即停止侵權行為,今朝美公司賠償張裕公司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共計20萬元、正商公司賠償張裕公司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共計1萬元。
隨著二審判決出爐,張裕公司最終打贏了這場商標保衛戰。其實,這已不是張裕集團第一次以商標侵權為由提起訴訟了。
據海淀法院網信息,因認為北京龍徽釀酒有限公司(以下稱北京龍徽公司)未經許可,擅自生產和銷售帶有“解百納”字樣的葡萄酒,張裕公司以商標權權屬、侵權糾紛為由,將該公司訴至法院,要求賠償其經濟損失50萬元。
原告張裕公司訴稱,其在福建某購物商城內買到一瓶標有“解百納”字樣的侵權葡萄酒產品,該產品由北京龍徽公司生產,在福建、江蘇等地均有銷售。北京龍徽公司成立于1987年,注冊資本達2億余元人民幣,是大型老牌酒水生產廠家,其侵權故意明顯,情節惡劣,給張裕公司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商譽損失。故原告訴至法院,請求判令被告停止侵權,并賠償經濟損失50萬元。目前,案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因不滿他人擅自在葡萄酒商品上使用“解百納”商標,張裕公司將河北省昌黎長城莊園葡萄釀酒有限公司(以下稱長城莊園公司)與北京市琉璃河金寶源副食超市(以下稱金寶源超市)訴至北京市豐臺區人民法院,索賠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共計50萬元。
2019年4月10日,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該案。
庭審過程中,長城莊園公司辯稱,第1748888號“解百納”商標在2002年被核準注冊至2010年期間一直處于商標爭議狀態,權利狀態并不穩定,直到2011年張裕公司才發布公告要求其他葡萄酒生產經營企業不得再使用“解百納”商標,而涉案葡萄酒的瓶身所顯示的生產日期為2010年,早于張裕公司發布相關公告的時間,所以涉案葡萄酒并非商標侵權產品。
據了解,該案并未當庭宣判。至于該案最終走向會是如何,只有等進一步結果出來才可知曉。
對于這種傍名牌的行為肯定是不支持的,發現的話還是需要積極采取法律措施來進行維護的,所以對于企業商標還是需要做好商標布局,減少商標侵權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