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出版的《經濟參考報》刊發《十余省市重點部署 知識產權融資再迎政策力挺》。摘要如下:
作為支持科技創新、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的重要一環,知識產權融資迎來更大力度政策力挺。近期,吉林、河南、遼寧、重慶等十余省市密集出臺知識產權相關政策文件,對加強知識產權轉化運用展開重點部署。
下一步,將加速破解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機制體制障礙,完善風險補償和補貼政策。知識產權價值評估等方面有望迎來創新突破。
同時,《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相關部委也將繼續推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有關政策落地,完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對民營小微企業和“雙創”企業的支持作用。
“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運用機制是深化創新驅動、優化營商環境、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內容。當前,我國正加快推進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其核心任務就是要促進優秀科技、文化成果產出并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帶動社會經濟發展。”中國社會科學院知識產權中心研究員管育鷹說。
有業內人士指出,我國知識產權運用的總量規模仍不算大,企業知識產權市場化不足,運營比例較低等問題明顯,知識產權融資仍面臨一些機制體制障礙。
“對知識產權融資來說,首先要解決的就是知識產權價值評估問題。知識產權,作為一種無形資產,其價值受到行業的技術迭代、同行競爭態勢、替代品出現、企業運營能力等因素影響,如何準確評估是行業難題。此外,由于用于融資的知識產權在經過一定市場周期之后,處置變現時可能價值已經發生較大波動,如何在金融產品設計環節更全面合理考慮風險,也對金融機構提出了更多要求。”安徽知問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代群群說。
針對價值評估、處置變現等難點堵點問題,地方近來密集出臺相關政策,拓寬知識產權融資渠道。其中,黑龍江省出臺的《強化知識產權保護 促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將圍繞省委、省政府“百千萬”工程確定的重點項目和重點產業,推進知識產權保護深度融入產業發展,推進重大經濟和科技活動知識產權評議,有效降低重大項目投資風險。
吉林省出臺的《關于推進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強化知識產權金融服務。加強政府、銀行、保險機構、擔保機構之間的溝通協調,促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專利保險等業務開展。推動各市(州)建立風險補償機制,完善補貼政策。
在近日召開的中關村論壇上,作為全國首家國家知識產權制度示范園區,北京中關村發布了《關于強化高價值專利運營 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若干措施》。中關村管委會黨組副書記、主任翟立新表示,下一步,針對知識產權價值評估缺乏統一標準、評估結果市場認可度不高等問題,將推動知識產權評估創新,構建風險共擔的質押融資評估評價模式,推動知識產權專業機構參與風險補償。
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日前表示,將繼續推動政策措施落地,完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對民營小微企業、“雙創”企業支持作用。此前,銀保監會、國家知識產權局等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的通知》,要求知識產權、版權管理部門完善質押登記、信息公示等,聯合商業銀行探索知識產權質物處置的有效途徑。
更好促進知識產權轉化運用還有賴于知識產權自身質量的提升。業內專家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當前我國一些專利本身還存在質量問題,轉化率不高、營利前景不明,不僅阻礙了其價值實現,而且盲目推進質押融資還有可能增大不良風險。
為此,多地提出,將堅持知識產權創造質量導向,大力挖掘和打造高價值專利。
若您對商標注冊信息不是非常了解,可以選擇正規的代理公司,帶路商標網以誠信立業,為客戶提供最專業的商標代理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