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運營商南昌電銷卡
網絡規劃是關鍵
面對當前的變化和挑戰,運營商需要構建一個什么樣能力或者特性的網絡來滿足客戶的需求呢?也就是說,運營商如何構建一個全能高效、運維簡單,成本不高的網絡?因此,業界對未來網絡如何規劃就特別關注。
對于未來網絡,全球運營商都有一個基本的共識:首先是超級連接,為客戶提供以體驗為中心, 無處不在的場景化超級連接;其次是融合極簡,包括架構極簡、協議極簡等,以極簡網絡支持全業務演進;再者是自適彈性,涵蓋業務彈性, 部署彈性, 管理彈性等;最后是智能協同,將AI應用于網絡自治, 使能網絡自動駕駛。
對此,Joachim Horn認為,規劃未來網絡一定要以客戶體驗為中心,不能空談,關鍵要落到實處。Joachim Horn強調必須從客戶的角度來看問題,基于客戶體驗調整網絡規劃以及運營流程。只有這樣,才能夠設計一個無擁塞無時延的網絡。此外,必須提早規劃,然后進行大量投資。Joachim Horn說,基于客戶體驗、持續的進行改造,持續的進行網絡優化將是未來網絡發展的幾大要求。
對于未來網絡規劃,唐雄燕認為,面向5G未來,運營商需要思考新的目標網架構,中國聯通正在研究制定面向未來5G的目標網CUBE-Net3.0。展望未來,網絡流量和帶寬正在增長,超寬無線和全光網絡需要不斷演進,人工智能將用于網絡的各個層面,使能自動駕駛網絡;計算和網絡將深度融合,驅動算力網絡發展;空天地一體化將使網絡連接無處不在,內生安全將不斷增強網絡的安全性。
高鵬表示,面向未來5G,中國移動將從5個方面工作入手,提出新網絡組織模式,推動網絡規劃方法創新。一是規劃要面向業務與服務,實現從網絡+服務向網絡即服務的轉變,從關注網絡開篇到用戶開篇的轉變,信源要從視覺聽覺拓展到6覺,即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嗅覺;二是規劃要面向復雜網絡,5G具有復雜網絡的特征,要引入復雜科學的理論和技術手段,適應規劃從以基站為中心向以用戶為中心的轉變,從傳統蜂窩結構向立體異構超蜂窩結構的轉變;三是規劃要面向跨域技術體系融合,從狹義相對論要擴展到廣義相對論,從基于網絡的智能應用向網絡智慧內生轉變,從集中計算能力向泛化計算能力轉變;四是規劃要面向確定性網絡,形成分類分級分場景的專網指標體系,實現了確定性時延,抖動、移動性、可靠性和安全隔離,打造可預期可規劃可驗證,有確定性能力的移動專網,提供差異性業務體驗;五是規劃要面向柔性規劃,克服傳統網絡規劃的局限性,精準匹配多業務需求,適應多維多樣化規劃目標,時域空域動態規劃,按需規劃按場景規劃,通過柔性規劃和迭代建設,確保投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