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電銷卡選擇長江時代
中國的5G發牌才一年時間,正式商用也僅有半年,但是,現在三家運營商建設的基站數量已經超過40萬,年底預計將達到80萬。幾天前,中國移動宣布,8月底將完成全年5G基站建設任務。
2020年,在中國人購買的手機中,5G手機已經占據相當的比重,用戶換機主要動力就是5G。只是,現在令人遺憾的是,我們還沒有專屬的殺手級5G應用。
在一些人看來,既然5G專屬應用還沒有出現,4G網絡還堪當大任,那么5G網絡的建設就應該緩行,至少是應該節奏慢下來,等一等終端普及和應用開發。從運營商的現實利益出發,甚至從某些跟不上5G節奏的終端廠商或者應用開發者角度,5G網絡建設慢一點是合理的,但是,網絡建設的緩慢一定會壓制終端與應用進展,也就會進一步拉低5G網絡建設速度,從而形成惡性循環。那樣,5G就會變得遙遙無期。
既然網絡建設如此之快,5G的社會應用也一定會加速推進。在信息產業中,網絡始終是一切的基礎,只有有了網絡,終端的銷售才會變得具有價值,而只有當終端與網絡都超過了規模臨界值,相應的應用才會真的誕生并影響社會。
以現在的數據來看,運營商的5G套餐用戶數已經超過1億,連接5G網絡的智能手機也超過了6600多萬部,一個規模化的5G場景搭建即將完成。我們有理由相信,5G改變社會的好應用正在登場。以歷史的經驗模型來看,13%是新興網絡實現質的蛻變的節點,現在中國手機用戶數大概在16億,那么,5G用戶數達到2億的時刻很可能就是5G爆發的時間點。
在3G時代,很多人認為網絡建設意義不大,還不如好好把GPRS做好,可是,3G網絡與手機起步后不久,微博就改變了社會媒體方式,淘寶開始能手機購物,微信開始拿到移動互聯的船票。到了4G初期,中國移動搶跑建設的4G網絡,很快讓人們感受到了手機導航帶來的出行革命,手機支付寶、滴滴、抖音都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
我們相信,5G擁有更快的網絡速度、更低的網絡時延和更廣泛的物聯網支持,也更安全、更節能,拿出任何一個特性都會帶來質變,何況是3個或者多個效能同時出現?5G可以讓很多在4G時代能做也開始做的事情變得更得心應手,并將一定會誕生出4G無法支撐的業務應用。
簡單分析,在4G時代,我們已經可以直播購物,也可以遠程辦公和在線學習,還可以在工業互聯方面有所建樹。有了5G支撐后,直播購物將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與歷史上的電視購物的差別越來越大,讓商業呈現更有效率、更有價值,改變整個商業邏輯。有了5G,遠程辦公和學習將擁有VR/3D還有更多人工智能,不再是簡單的在線觀看視頻,而是“如朕親臨”。至于工業互聯,顯然是只有5G才會帶來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