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電銷卡穩中求進
二是支撐“六保”任務順利完成。當前我國經濟社會運行秩序加快恢復,正努力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工業互聯網能利用平臺形成跨行業、跨區域的供應鏈綜合優化解決方案,大幅提高協同效率、顯著降低交易成本,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運行,鞏固我國在全球產業分工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同時,工業互聯網還能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提質降本增效,形成更強的市場競爭力,以有效應對復雜的外部形勢和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
三是推動經濟發展“穩中求進”。作為支撐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新型基礎設施,工業互聯網通過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全面連接,催生出網絡化協同、規模化定制等新模式新業態,構建起數據驅動、智能優化的新工業范式,帶動經濟實現質量變革、動力變革、效率變革。特別是在疫情危機倒逼下,各行業應用工業互聯網進行數字化轉型的意愿明顯上升,投入力度持續加大。隨著工業互聯網的不斷發展成熟,其技術產品和方法論也將不斷賦能一二三產業,有力支撐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將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做出更多貢獻。
我國工業互聯網建設取得積極進展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統籌部署和產學研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國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果,為利用工業互聯網落實好“六穩”、“六保”工作任務打下了堅實基礎。
一是三大體系建設穩步推進。網絡基礎不斷強化,高質量外網加快建設,內網改造不斷推進,五大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穩步運行,標識注冊量突破37億。平臺能力大幅提升,十大跨行業跨領域平臺連接近800萬臺工業設備,多層次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平臺體系初步形成。安全體系持續完善,國家級安全態勢感知平臺覆蓋面不斷擴大,對上百個重點平臺、800余萬在線設備實時監測。
二是融合應用向縱深推進。應用場景不斷豐富,已覆蓋機械、鋼鐵、電子、石化、能源、交通等30余個重點行業。應用模式更加多元,在智能化生產、規模化定制、服務化延伸等新業務模式外,還探索出“工業互聯網+信貸/保險/物流”等產業價值鏈資源要素優化配置的特色應用模式。應用成效逐步顯現,應用企業提質降本增效效果顯著。特別是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不斷拓展,加速從生產外圍環節向內部環節延伸。
三是產業支撐能力持續壯大。技術與標準研究不斷突破,5G+工業互聯網、時間敏感網絡、邊緣計算、工業智能、標識解析等領域的技術與標準研究水平穩步提升。產業化進程加速,新型工業網絡、數字孿生等新興領域產業化項目不斷落地,工業APP、解決方案提供等新產品新服務蓬勃發展。生態載體協同作用不斷增強,創新中心、示范園區、開源社區等生態載體建設穩步推進,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匯聚1500多家企業和機構。
四是對經濟社會發展帶動效應日益顯著。產業規模持續增長,催生出工業互聯網平臺、新型工業網絡、云化工業軟件等新興產業領域。據中國信通院測算,2019年工業互聯網核心產業增加值規模達到5361億元。融合倍增效應逐步顯現,2019年工業互聯網融合帶動的經濟影響規模為1.6萬億元,占GDP的比重達到1.6%,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為9.9%,成為國民經濟增長最為活躍的領域之一。
總體來看,我國工業互聯網已步入發展快車道,呈現出蓬勃生機,但一些制約產業創新發展的瓶頸依然存在,例如,產業發展基礎相對薄弱、核心技術短板明顯、數據流通共享不暢、資源要素保障能力不強等,工業互聯網規模化應用依舊面臨一些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