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中國在量子通信領域領跑全球。不論是基于量子加密還是量子隱形傳態的通信,都意味著信息傳遞的絕對安全。近日,有消息稱上海交通大學一團隊“破解”了量子加密。如果真的是破解了量子加密,必將對現在的量子通信大廈予以重創。事實到底如何呢?
社會上一直有造謠傳謠的聲音說潘建偉的量子通信是騙局,如果聽信了謠言或者故意帶著惡意去揣測潘建偉,看什么都容易扯出潘建偉是騙子。看了相關論文就能發現,這次所謂的破解了量子加密或者“戳穿潘建偉的量子通信騙術”通訊,根本就是一些人傾向性的惡意解讀。
1948年,香農在其論文《保密系統的通信理論》中就已證明了如果密鑰流序列絕對隨機,一次一密的密碼系統是絕對安全不可破解的。這是有嚴格數學證明的,包括一些咬定量子通信是騙局的人也承認香農的絕對安全密碼系統。如果香農的這套理論有問題,絕對安全的通信理論就需要繼續尋找。量子密鑰就是依靠量子疊加以及量子不可克隆的性質,并結合香農的算法去實現通信的絕對安全。被傳的破解了量子加密的《Hacking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via Injection Locking》論文根本也是肯定了通信絕對安全的理論可能,之所以出現了成功率達60%的黑客攻擊成功率,是因為現在的量子密鑰分發方法存在漏洞,而不是加密理論有問題。
論文并非是要否定量子通信,而是要給研究者帶來一個提醒:現在的量子加密還沒有達到理想中的可靠,還需要尋找補上量子加密漏洞的方法。量子通信還處于起步階段通訊,技術不會在剛起步的時候就達到成熟,正如論文中所說,黑客的矛和防守的盾之間的競爭還會繼續,直到所有的潛在的漏洞被發現并關閉。發現了密鑰分發的漏洞會更好的促進量子通信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