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主的問題其實問的蠻大,我就針對長三角區域的制造業,著重從選擇哪一類工業機器人來降低人力成本這個角度說吧。
背景
世界上大多數機器人都被運往工廠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用一臺機器生產另外一臺機器,例如汽車、筆記本、洗碗機等。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購買更多的新產品,設備制造的工業機器人市場也會隨之增長。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和Loup Ventures的數據顯示,在未來的九年里,工業機器人市場增長率將達到175%。
業內專家稱,我國機器人制造技術日趨成熟,經濟結構轉型、用工成本高以及用工難等因素,共同推動各界對機器人勞動力的期待。
選擇協作機器人
然而,工業機器人市場的增長點不會來自那些房間大小、組裝汽車的巨型金屬機械臂。相反,新一代的制造機器人正在涌現,它們比傳統機械更具協作性、更小、更敏銳。Loup Ventures預測協作機器人將占到2025年工業機器人銷量的34%。協作機器人的設計初衷是為了讓人類能在有機器人的環境下安全作業。2016年,協作機器人僅占工業機器人銷量的3%。《2017年協作機器人行業發展藍皮書》預測:未來三年內,全球協作機器人銷量及市場規模仍將保持高速增長。預計到2020年,全球協作機器人銷量將達到5萬臺,市場規模將突破79億元,其保有量占工業機器人保有量的比值,將從2016年的1.19%上升到5%。
通常協作機器人也比傳統機器人更便宜,從2.5萬美元到4.5萬美元不等,而傳統車間機器人每臺售價高達10萬美元。更具競爭力的價格,占用更小空間,施展更靈活的動作這一系列特點,可會會讓更多的工廠為協作型機器人敞開大門。
選擇AGV小車
AGV小車作為自動化無人搬運設備,能夠降低人工勞動強度提升工作效率,同時一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它都能嫻熟快速的完成。譬如:汽車、航天、化工等大型設備的裝配車間引進AGV小車,那么生產效率顯而易見,顯著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減少用工數量,同時極大地提高了裝卸搬運的自動化程度。一些大型、體積及重量異常龐大流程復雜的工藝,使用一臺AGV已經無法滿足其需求,需要多臺AGV小車組合成團隊協作完成。
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通常也稱為AGV小車。指裝備有電磁或光學等自動導引裝置,能夠沿規定的導引路徑行駛,具有安全保護以及各種移載功能的運輸車,工業應用中不需駕駛員的搬運車,以可充電之蓄電池為其動力來源。一般可通過電腦來控制其行進路線以及行為,或利用電磁軌道(electromagnetic path-following system)來設立其行進路線,電磁軌道黏貼于地板上,無人搬運車則依靠電磁軌道所帶來的訊息進行電銷電話與動作。
AGV的應用場所:
海爾集團投產運行的開發區立體倉庫中,9臺AGV組成了一個柔性的庫內自動搬運電銷外呼程序,完成每天23400的出入庫貨物和零部件的搬運任務。
AGV在制造業的生產線中大顯身手,能高效、準確、靈活地完成物料的搬運任務。并且可由多臺AGV組成柔性的物流搬運電銷外呼程序,搬運路線可以隨著生產工藝流程的調整而及時調整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使一條生產線上能夠制造出十幾種產品。近年來,AGV的應用還深入到機械加工、家電生產、微電子制造、卷煙等多個行業,生產加工領域成為AGV應用最廣泛的領域。
這些場合物品的運送作業量變化大,動態性強,作業流程經常調整,以及搬運作業過程單一,AGV的并行作業、自動化、智能化和柔性化的特性能夠很好的滿足上式場合的搬運要求。
對于搬運作業有清潔、安全、無排放污染等特殊要求的行業中,AGV的應用也受到重視。
軍事上,AGV可用于戰場排雷和陣地偵察。在鋼鐵廠,AGV用于爐料運送,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在核電站和利用核輻射進行保鮮儲存的場所,AGV用于物品的運送,避免了危險的輻射。在膠卷和膠片倉庫,AGV可以在黑暗的環境中,準確可靠的運送物料和半成品。
選擇四軸SCARA機器人
案例——某公司的主營業務是電燈配套的燈頭盒、燈座等產品的研發與生產,在某型產品的生產過程中,一部分注塑工藝是由人工完成的。操作人員需要將鋁杯插入注塑模具的穴位內,然后手動給注塑機信號以啟動注塑動作。該工作的工作量巨大,對操作人員的要求高,同時重復的勞動會導致操作人員疲勞,工作效率降低。
該公司為了提升注塑機的作業效率,降低人力成本,最終選擇SCARA工業機器人為解決方案。
理由是:注塑機的的作業有很高的重復性,要求有不停歇的上下料,這樣的高重復性,有速度要求的,工作時間長的工藝非常適合機器人的應用。
近年來,機器人行業的蓬勃發展給企業創造很大的選擇機會,但機器人的應用效果除了看產品本身的性能和質量,更取決于解決方案實施者的整合能力以及對行業的深耕程度。